李大钊认为:“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下面把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 中共“一大”的召开 B. 黄埔军校的创办
C. 南昌起义的发动 D. 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
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
A.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B.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C.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D.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徐中约在《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采用共和政体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材料中所指的“激烈变革”( )
A.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 促进了国人思想的空前解放
C.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正确道路
历史学家蒋廷黻指出:“辛亥革命打倒了清政府以后,我们固然扫清了一种民族复兴的障碍”。材料中的“障碍”指的是
A.封建制度
B.儒家思想
C.小农经济
D.封建帝制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最能体现“以华制华”策略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下面结构图概述了甲午战争后,中国各阶层救亡运动的概况,根据史实,结构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历史史实是 ()
A.洋务运动 B.收复新疆 C.实业救国 D.庚子赔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