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两宋时期是多元化碰撞与交融的时期,下列史实能反映该时期民族关系的是( ) A.楚...

两宋时期是多元化碰撞与交融的时期,下列史实能反映该时期民族关系的是(    )

A.楚汉之争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澶渊之盟

 

D 【解析】 北宋建立后,曾对辽用兵,失败后改为消极防御,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东京。宋庭一片慌乱,后皇帝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亲征到澶州城,鼓舞了宋军士气,打退辽军,后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楚汉之争发生在秦朝灭亡后,赤壁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淝水之战发生在魏晋时期,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杨家将”的故事,以话本、戏剧等形式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它对北宋前期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加以演义,主要讲述了杨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报国的动人事迹。下列哪一事件不会出现在“杨家将”的系列故事中(  )

A.阿保机发起澶州之战 B.宋真宗亲征澶州城

C.宋辽议和结澶渊之盟 D.北宋北伐辽遭失败

 

查看答案

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的措施是(  )

A.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B.削弱和分割相权

C.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D.重视发展文教,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度

 

查看答案

“无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所描述的古代帝王是(  )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宋太祖

 

查看答案

国际力量对比·世界格局演变·全球治理体系

材料一  过去 500 年来,世界范国内已经发生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移。第一次权力转移时西方世界(欧洲)崛起,西方的崛起进程始于 15 世纪,到 18 世纪末,这一进程大大地加快了。第二次权力转移是美国的崛起,它发生在 19 世纪行将结束之际。上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移,这次权力转移可称为“群雄竞起”。

——摘编自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时代:大国崛起的经济新秩序时代》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两项“第一次权力转移时”推动西方崛起的史实。说出“第三次权力转移”中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

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资本主义世界(100%)黄金外汇储备比重变化表(%)

年代

1937 年

1950 年

1960 年

1972 年

美国

46.4

48.5

31.2

7.6

日本

6.1

1.3

3.2

12.3

欧共体各国

───

───

26.5

29.6

 

(2)依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黄金外汇储备比重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分析日本、欧共体各国黄金外汇储备比重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日本对珍珠港的袭击给美国人上了痛苦而又突然的一课,在政府内外的舆论塑造中产生了一种新的“全球主义”共识。二战后,美国认为首要利益现在不仅在于保证西半球的安全,还在于保证东半球免遭苏联的控制。

——摘编自加迪斯《长和平——冷战史考察》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出二战后,美国为维护其全球利益所采取的具体做法。

材料四  大国对小国要平等相待,不搞唯我独尊、强买强卖的霸道。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各国要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伤害自然最终将伤及人类。空气、水、土壤、蓝天等自然资源用之不觉、失之难续。

——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

(4)依据材料四,谈谈材料反映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哪些内容。

 

查看答案

长城是伟大的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判断两张示意图反映的朝代:①       ;②____任选一张示意图,说明判断的理由。

(2)依据材料一,分析长城的主要功能。

材料二  汉代打通了西域的交通大道,商旅往来不断,长城烽燧正是沿此道修筑,用以保护这条交通大道。隋文帝时期曾整修长城,保护边民免遭突厥袭扰。明朝永乐年间,燕山一线长城成为保卫北方疆域的前沿阵地。处于农牧交错带的长城,许多关隘在明代的和平时期都成为北方少数民族与汉人进行贸易的“茶马互市”。长城以北的草原文化、骑马、射箭、歌舞等通过长城沿线的经贸互市传到了长城以南,长城以南的文学作品、绘画、手工业技艺等也通过长城沿线的开放市场传到了长城以北。昔日的关口成为相互往还的通道,原本为戍守御敌修建的城堡要塞,后来有许多发展为村镇城邑。

——摘编自孙冬虎《绵延千年:长城文化符号的营造与积淀》

(3)依据材料二,概括长城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三  长城与周边丰富多样的人文环境具有紧密的联系,这些赋予长城更多的文化属性。

以下是北京长城文化带部分历史古迹、遗存。

序号

古迹、遗存

说明

上宅文化遗址

距今约6000至8000年,是北京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原始农业萌芽状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与其同时期的原始居民遗址有  A  遗址

居庸关

京北长城的著名古关城。元代皇帝每年春末从大都前往上都(位于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秋末返回,每年两度穿行居庸关。现存的“云台”修建于元代,镌刻有藏、西夏、汉等六种文字,是一座大型的石雕艺术精品

慕田峪长城

明朝抗倭名将    B   任蓟镇总兵时,对原有的长城边墙进行翻修改建,修筑敌台,增加了长城对京师的屏护作用

明十三陵

建于1409~1645年,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

京张铁路

詹天佑主持修建的铁路,经八达岭、居庸关等地至河北张家口, 1909 年建成,是中国首条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营运的铁路,也是中国交通近代化的重要标志

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墓

1933 年,国民革命军十七军与日军在古北口长城展开殊死搏杀。古北口战役是长城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1931年    C   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4)将上表内容补充完整。

A                        遗址;B                     ;C                        事变。

(5)某校确定了两个北京长城文化带考察主题。依据材料三,为每个主题各选择两个相关古迹或遗存。(要求:仿照示例完成,写序号。)示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