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人类发展至今共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痛苦的回忆,胜利的喜悦,深沉的思考,使人们更...

人类发展至今共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痛苦的回忆,胜利的喜悦,深沉的思考,使人们更加清醒……”世界大战的破坏性让世人震惊,让我们来探究两次世界大战的前因后果,反思历史,以史为鉴。

(战前风云)

材料一:1913年美、德、英、法的实力对比

(1)根据材料一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谁是谁非)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 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美国是见义勇为者,应该表扬。

(2)材料二中关于“一战”的是非,众说纷纭,你认为材料中的说法对吗?一战的性质到底是什么?

(重定秩序)

材料三:世界的命运掌握在他们手中,但他们却没有担当此重任的胸怀,他们出于狭隘 的私利,互相勾心斗角,大搞秘密交易,和会签署的……条约非但没有如它的制定者宣称的那样保证了世界的和平,反而加深了各国间的矛盾和仇恨,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 20 世纪一系列灾难的根源。

——戴维·辛克莱

(3)为重整国际秩序,“一战”后召开了哪两次会议,一战后的新的国际秩序是什么?(4 分)

(二战史事)

材料四: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 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 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4)材料四中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的事件是什么?

(空前浩劫)

材料五:第一次世界大战先后参战的国家共计30多个,约 15 亿人卷入战争,超过当时世界人口的一半。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损估计死亡人数约的 6000 万,物质损失超过 40000 亿美元。

(5)两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大战启示录?

 

(1)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第一种评价正确,第二种和第三种评价是错误的。德国和奥匈帝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挑起者,他们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而发起了这场战争。英国、法国和俄国的参战不是为了维护世界秩序,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因此它们参战也不是正义的。美国参战是为了提取利益,不是见义勇为,故美国的行为也不应该受到表扬。因此第一种评价正确,第二种和第三种评价是错误的。性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非正义战争。 (3)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4)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5)反对霸权主义;珍爱和平;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 【解析】 (1)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20世纪初美、德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一、二,超过了老牌帝国英国、法国,但是美德所占殖民地比英法少,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激烈的争夺。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争霸战争,主要参战国的目的都是为了争夺霸权和势力范围。德国和奥匈帝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挑起者,他们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而发起了这场战争。英国、法国和俄国的参战不是为了维护世界秩序,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因此它们参战也不是正义的。美国参战是为了获取利益,不是见义勇为,故美国的行为也不应该受到表扬。因此第一种评价正确,第二种和第三种评价是错误的。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一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掠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胜的协约国缔结和约,讨论战后安排,在1919年1—6月召开巴黎和会,主要是以德国问题为核心;1921—1922年召开华盛顿会议,中心问题是中国问题。最终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5)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可从材料中提炼出,战争是残酷的,世界大战给人民带来巨大的伤害,所以我们要反对战争,热爱和平,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避免战争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期,随着亚投行扩容,新西兰、芬兰参与“一带一路”和“一带一路”北京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举行,“一带一路”已经进入全面落实阶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代)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 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

——《新全球史》

(1)材料一中为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最大贡献的人物是谁?依据材料概括汉代丝绸之路的主要作 用。

材料二: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蜩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 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2)观察图二,说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点?据材料概括郑和与海外各国的交往有什么特点?

材料三:乾隆时期颁布了《防夷五事》:一是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二是外国商人到广州,应令寓居 洋行,由行商负责稽查管束;三是禁止中国人借外商资本及受雇于外商;四是割除外商雇人传递信息之弊; 五是外国商船进泊黄埔,酌拔营员弹压稽查。

——《清高宗实录》卷550

(3)材料三反映的清政府的对外政策首先被哪个西方国家打破?与材料一、二相比较中国的对外政策发生 了怎样的变化?

 

查看答案

标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法律文件______

 

查看答案

开启中国第一次近代化的事件_____

 

查看答案

美国内战期间宣告奴隶解放的法律文件____

 

查看答案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昌明,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为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