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清明上河图》) 材料二:南宋诗人陆游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清明上河图》)

材料二: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

材料三:南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四:自封建变成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1)材料一是哪位画家的作品?此图反映了当时哪个城市怎样的景象?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这一现象是什么时间完成的?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3)材料三的谚语说明哪个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的粮仓?当地种植的从越南引进的水稻品种是什么?

(4)材料四是哪位统治者的措施?实行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1)张择端;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商品经济繁荣。 (2)经济重心南移;南宋;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产力的进步、运用先进生产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统治者的重视等。 (3)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占城稻。 (4)元世祖忽必烈;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 【解析】 (1)材料一《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作品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景象。 (2)材料二“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大意是说宋朝的财政收入主要仰仗南方,可见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经济重心南移的现象,这一现象是南宋时期完成的。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包括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以及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南方自然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统治者重视农业,兴修水利等,由此可以得出给我们的启示是: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产力的进步、运用先进生产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统治者的重视等 (3)材料三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大意是说苏湖地区的粮食丰收,足于解决全国人口的吃饭问题,说明宋朝时期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当地种植的从越南引进的水稻品种是占城稻。 (4)依据材料四“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可知反映了元朝的行省制度。依据材料四“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可知元朝疆域辽阔,超过前代,结合所学知识,忽必烈建立元朝并统一中国后,疆域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设10个行省)。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保证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实行,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的历史人物让人津律乐道,走进历史,以史为鉴,这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材料二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唐)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三艺祖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

——《宋史》

(1)材料一中“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的标志是什么?当时完成统一的皇帝是谁?从材料看,国家繁荣与开放的必要前提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的治国方略。唐太宗在位时期,唐朝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   

(3)材料三中的“艺祖”是谁?根据材料概括北宋的政治特点是什么?   

(4)从以上三人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治国的智慧?

 

查看答案

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合约产生的客观积极影响是

A. 北宋人民负担的加重

B. 北宋政权备受屈辱

C. 维持了相对和平,利于边界贸易的发展

D. 削弱了宋朝军队的战斗力

 

查看答案

阿保机、元昊、阿骨打、成吉思汗的共同之处是:

①统一了本民族各部

②建立了本民族的政权

③打败了北宋

④推动了本民族发展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台湾岛南北纵长约395千米,东西宽度最大约145千米,是我国第一大岛。中央政府首次在这里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澎湖巡检司 B.岭北行省 C.枢密院 D.御史台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蒙古(元)统一全国的进程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A.灭西夏→改国号元→灭南宋→灭金

B.灭西夏→灭金→灭南宋→改国号元

C.灭西夏→灭金→改国号元→灭南宋

D.改国号元→灭西夏→灭金→灭南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