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危难、民族觉醒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不久,一些头脑清醒的当权者,已经感受到了清朝统治的严重危机。他们认为:中国文式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
——摘编自李时岳《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材料三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头脑清醒的当权者”意识到当时的中国与西方相比,主要的落后之处是什么?为此他们采取了怎样的行动?
(2)材料二中图一历史人物牺牲于哪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与图二有何关系?这场战争和材料一中“头脑清醒的当权者”采取的行动间有何关系?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康有为批评洋务运动的主要理由,并指出维新派提出的主张。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1928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会师
B.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C.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根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D.20世纪30年代在抗日救亡的高潮中,聂耳谱写了《义勇军进行曲》
学习历史地图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时空观念。如图反映的史实是
A.三大战役的胜利 B.渡江战役的胜利
C.淮海战役的胜利 D.千里跃进大别山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条件并为中国人民指明奋斗方向的重大事件是
A.中共七大召开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大捷
国民党高级将领黄维回忆起1937年的上海罗店之战时说:“我师当时在罗店死守一周,打到最后,除了一个电报员,连文书、炊事员都拿枪上阵去了。战后整编,活着的连一个团都凑不上,非常惨烈!”此处所述的战役
A.体现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起点
B.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
C.表明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D.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1935年爆发出的怒吼,点燃了中国人民的怒火,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九运动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