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鞑虏”指的是( )
A. 西方列强 B. 满清政府 C. 少数民族 D. 北洋军阀
中山装每边的衣袖上都有三粒扣子,有人说这扣子代表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不包括( )
A. 民权主义 B. 民生主义
C. 民族主义 D. 民主主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电影《戚继光》梗概:戚继光幼年时十分好动。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喜欢读书,通晓儒经、史籍。1544年继承祖上的职位,任登州卫指挥佥事。1546年,戚继光负责管理登州卫所的屯田事务,当时山东沿海一带遭受到倭寇的烧杀抢掠。戚继光有心杀贼,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1553年戚继光受张居正的推荐进署都指挥佥事一职,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1555年戚继光被调往浙江都司佥事并担任参将一职,防守宁波、绍兴、台州三郡。戚继光到浙江赴任后,招募了三千彪悍金华、义乌人,将其练成一支精锐的部队——“戚家军”,并针对当地山陵沼泽道路崎岖、倭寇又善于设伏、不好短兵相接这一特点,创造了”鸳鸯阵“。戚继光又给他的部队配备火器、狼筅等兵械、战舰等装备,经岑港之战、台州之战等战斗,最终肃清扫平倭寇之患。戚家军因此名闻天下。
结合中国古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电影梗慨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明朝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叙述或简介)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电影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简述或简介)和评价比较准确全面。)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由于日本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式,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
——摘编自岳麓版九上历史教参
材料二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国王由议会决定产生,意味着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从1688年起,英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光荣革命使英国摆脱了专制的统治。这个在世界上,它是第一个国家。
——选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1921年,苏俄政府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有:实行粮食税,农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让国内外资本家经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由贸易。
——摘编自中华书局九下历史
(1)材料一所说的“政治改革”,是参照隋唐制度进行的。那么,这次改革的名称是什么?它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1688年后议会与国王确立了怎样的关系?为什么说“光荣革命使英国摆脱了专制的统治。这个在世界上,它是第一个国家”?
(3)依据材料三概括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突出特点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社会变迁取得巨大成就的共同经验。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都江堰主体工程由“鱼嘴分水堤”、“宝瓶口”、“飞沙堰”三部分组成。“分水鱼嘴”修在江中,平时可以引水灌溉,洪水到来时则可以分内江水入外江,而且还有排砂石的作用,有时很大的石块也可以从堰上滚走。当时没有水泥,这么大的工程都是就地取材,用竹笼装巨型卵石作堰,费用节省而效果显著。
——摘编自中华书局七上《中国历史》
材料二 唐太宗有一段著名的话:“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
——摘编自中华书局七下《中国历史》
材料三 北宋统一以后,南方战乱少,人口迅速增长,突破了1亿,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这时的耕作技术也日益精细化,出现了“秧马”和“耖”(chao)等新农具……南方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在山地丘陵、江河湖沼边开垦出梯田、圩(wei)田等各种良田。宋真宗时,调拨了3万斛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种到江淮、两浙地区播种,为稻米产量的提高和多熟种植创造了有利条件,稻米开始成为我国南方居民的主食。
——摘编自中华书局七下《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都江堰的功能和工程修建的原则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治国理念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他解决“禾黍不登”的问题的对策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归纳宋代农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4)上述材料对解决目前我国“三农”问题有什么启迪?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下列管辖机构设立的先后顺序是
①西域都护
②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③新疆行省
④澎湖巡检司
⑤台湾府
A.①②④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③ D.①⑤③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