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材料四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杜甫《忆昔》

(1)材料一、二、三均出自哪位皇帝之口?

(2)材料一说明这位皇帝重视民生,请说出在政策措施上有什么体现?

(3)材料二反映了唐朝什么样的民族政策?“镜子”是谁?他重用的人才还有哪些?

(4)唐太宗按照上述治国思想,产生了怎样的结果?从材料四诗中, 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

 

(1)唐太宗 (2)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意思相近即可) (3)开明的民族政策;魏征;房玄龄、杜如晦 (4)出现了贞观之治好局面;开元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 【解析】 (1)依据三则材料可知,都是唐太宗的言论。唐太宗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他还常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告诫后人不可轻视人民的力量。 (2)材料一说明这位唐太宗重视民生,结合所学可知,在政策措施上的体现有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是唐太宗针对少数民族与汉族关系作出的评价,他不同意“贵中华,贱夷狄”这种观点,认为汉族与少数民族没有区别,体现了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也因此被少数民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镜子”是魏征;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他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知得失的“镜子”。唐太宗重用的人才还有房玄龄、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 (4)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按照上述治国思想,产生了贞观之治的好局面;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政绩,还注意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盛世”。因此从材料四诗中,描绘了开元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

材料三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中华上下五千年》

(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河?中心在哪?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  

(2)材料一中右图是哪座城市的平面图?说说这座城市在当时的历史地位。

(3)分别写出材料二中图一、图二两种工具的名称。

(4)材料三中的“公主”指的是谁?这次通婚产生怎样的历史影响?

 

查看答案

正在筹拍的《建元风云》大戏,浓墨重彩歌颂忽必烈。下列不属于忽必烈所为的是(    )

A.设立澎湖巡检司 B.下令开凿和疏浚大运河

C.实行行省制度 D.建立蒙古国

 

查看答案

两宋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②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

③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     

④造船业世界领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

B.中书省

C.行省制

D.尚书省

 

查看答案

对于我国传统节日之一的“腊八节”的由来,有一种说法是说为纪念一位古代名将:当年,“名将”率领的抗金军队衣食不济、挨饿受冻,百姓相继送粥,军队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农历的十二月初八,故称为“腊八节”。在这一传说中,这位古代“名将”应该是

A.岳飞

B.戚继光

C.卫青

D.文天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