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重心南移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结合下列材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材料一 宋朝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国之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三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多中原人民流入江南,“靖康之变”为转折点的南宋时期,北方人纷纷迁入南方,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方的经济情况都是北方所不能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
——《如何理解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谚语中的“苏湖”所指的两个地区。指出苏湖”所在的流域。
(2)根据材料二与材料三,指出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的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完成的时间。概括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3)从古至今,发展经济、富民强国都是一项重要国策,请你对当今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一个建议。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中央如何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亲咸,以藩屏周。大意是:(西周)将同姓子弟亲属分封为地方诸侯,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
材料二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元朝的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岭北行省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1)根据材料一与材料二,指出两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三,概括你获取的主要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的制度。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在西藏和琉球地区分别设置的机构。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王朝加强地方制度建设的核心目的。
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1)材料中的“此河”是指什么河?
(2)你同意皮日体对“此河”所持的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两宋时期,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是
A. 玉米
B. 甘薯
C. 占城稻
D. 大豆
《清明上河图》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画家张择端的作品。它反映了我国哪个朝代和都市的生活?
A.北宋汴京 B.南宋临安 C.唐朝长安 D.元朝大都
宋高宗曾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材料表明
A. 五铢钱的统一铸造
B. 江南地区的开发
C. 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D. 闭关锁国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