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和汉人的反抗,清朝统治者以“摘取字句,罗织罪名”为主要手段加强对思想文化领域的控制。该项措施是
A.文字狱 B.八股取士 C.罢黜百家 D.焚书坑儒
康熙二十三年开海贸易后,允许五百石以下船只进行贸易;康熙四十七年“禁商贩米出洋”;康熙五十六年规定出洋贸易“三年不归,不准再回原籍”。材料反映康熙年间
A.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B.“海禁”趋向松弛
C.官府垄断对外贸易 D.逐渐走向对外开放
某英国人著书说,中国的郑和船队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就已经到达过加勒比海。你认为判断该说法是否成立的最可靠依据是
A.史学权威的观点 B.当地的民间传说
C.当地的出土文物 D.历史文献的记载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削弱王国势力 B.恩泽贵族
C.实现民族交融 D.增加税收
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
A.刘邦、项羽起义 B.李自成起义 C.黄巢起义 D.陈胜、吴广起义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顽强挣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从1895年开始筹办大生纱厂……他为了开发沿海滩地,围垦造田,兴修水利,推广农业技术改良措施。为发展交通运输事业,于1905年创立了大达内河小轮公司,……他用工厂的利润兴办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和社会公益机构……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他所倡导的救国道路被称之为什么思想?
材料二 根据1895年至1898年的不完全统计,这四年间新创办的企业有62家,资本总额达1240多万元,出现了一个兴办实业的小浪潮。主要企业有:
(2)据材料二,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有何特点
材料三 1895年后,清政府工商政策改变,对本国民间投资设厂放松限制……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华设厂,洋货在华大量倾销,造成农村以纺纱织布为主的家庭手工业急剧破产。机织棉纱、洋布和其他商品需求量迅速上升。
(3)综合材料二、三,分析中国出现兴办实业的小浪潮的原因。
材料四 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特别是1914—1918年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