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历史时期之一,它不仅“和同为一家”,还“迎进来,也走出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唐朝时期出现的另一盛世局面是什么?
材料二
(2)农业工具的创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是什么?
材料三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3)材料三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由他口述弟子记录为而成的著作是什么?
(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非常频繁,请再举一例对外交往的史实。
(5)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完善制度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中央行政机构(下图)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制度?创立于何时(朝代)?
材料二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民兵、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宋史˙职官志》
(2)材料三反映了宋朝哪两个地方官职之间的权力互相制衡?在此基础上宋朝增设了什么官职管理地方财赋?
材料三 元朝疆域辽阔,行省避免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3)结合材料三指出元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根据材料三回答宋朝的地方治理有何特点?
材料四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
——郑成功
(4)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什么?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个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民族团结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1)材料一中“朕”是谁?他实行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当时唐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
材料二 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2)材料二中的“契丹”和“拓跋”分别建立了什么政权?
材料三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第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3)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
材料四 蒙古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13世纪初建立蒙古汗国。后来,他的孙子忽必烈继承了汗位,1271年改国号,次年定都大都,后统一了全国。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4)材料四中“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哪个朝代?
(5)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古代的民族关系对我们当今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借鉴意义?
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博物馆,在一组名画前,老师指着其中一幅对同学们说:“名画中有历史,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了解宋代城市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这幅画是
A.
B.
C.
D.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这里的“第二种”是指
A. 火药
B. 造纸术
C. 指南针
D. 印刷术
写于元末的诗句“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反映了元朝
A.统一全国,疆域辽阔 B.制度完备,国力强盛
C.民族交融不断发展 D.科技创新超越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