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那么,“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八一三事变 C. 西安事变 D. 七七事变
《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胜利进军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实现全国统一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电视剧的主题。若再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实是( )
A. 英法炮轰广州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黄海海战 D. 威海卫战役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 )
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材料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1)“跪在地上办外交”的状况在何时得以根本改变?建国初期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这一时期有哪些重大的外交活动?
(2)从旧中国“跪着”办外交到当前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1954年6月28日和29日,中印、中缅分别发表联合声明,确认这五项原则将在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国家同亚洲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予以适用。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6月28日)
(3)材料二中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
材料三 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事物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同和差别是正常的,也可以说是必然的。我们主张,世界各种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应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在和平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江泽民在布什图书馆发表的演讲(2002年)
(4)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在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上也提出了类似“君子和而不同”的外交方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会议和外交方针分别是什么?
(5)请你概括材料二、三体现出的中国外交理念的共同之处。(写出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