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的两幅图,你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并据该材料概括其主要措施。

(3)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什么联系?并作简要说明

(4)根据材料三,指出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有人说他死了变法也就失败了,你同意吗?并说明你的理由

 

(1)历史信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器牛耕。 (2)历史事件:商鞅变法 主要措施:①奖励耕战(耕织);②承认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3)联系:因果联系;说明: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是广泛使用,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材料二诸侯国的变法。 (4)原因:商鞅变法触犯了奴隶主旧贵族的利益。表态:不同意。理由:①判断改革是否成功,标准是看其是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顺应了社会潮流(或目的是否达到);(意思相似即可)②商鞅虽死,但变法继续,使秦国国力大增,为兼并六国奠定基础。 【解析】 (1)从材料一中的图一“铁制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的两幅图中,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器牛耕。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2 )根据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可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商鞅变法。根据“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可知,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是承认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和奖励耕战。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是因果联系。正是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材料二诸侯国的变法。 (4)第一问,根据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可知,商鞅变法触犯了奴隶主旧贵族的利益,导致了商鞅的悲惨结局。第二问,我不同意商鞅死了变法也就失败了的看法。因为判断改革是否成功,标准是看其是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顺应了社会潮流,目的是否达到。商鞅虽死,但变法继续,使秦国国力大增,为兼并六国奠定基础,所以说商鞅变法其实是成功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位秦简记载:“五人行盗,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一记载说明了

A.秦朝的赋税很沉重

B.秦朝的刑法很残酷

C.秦朝的偷盗很猖獗

D.秦朝的徭役很繁重

 

查看答案

秦朝统一全国后建立起多种制度,其中对后世地方行政机构建设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

A.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B.废分封,立郡县 C.车同轨,书同文 D.焚书坑儒

 

查看答案

《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为用力也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B.焚书坑儒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统一度量衡、货币

 

查看答案

中国银行行徽(下图)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A.商朝 B.西周 C.秦朝 D.汉朝

 

查看答案

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图1是孟子,他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

B.图2是韩非,他是法家的杰出代表

C.图3是孔子,他将儒学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

D.三幅图中的人物均出现在同一个历史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