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传说黄帝时,人们已能够制作衣裳,能挖井,发明舟车,有了文字和乐谱。下列说法正确的...

传说黄帝时,人们已能够制作衣裳,能挖井,发明舟车,有了文字和乐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些事物都是黄帝一人发明的

B. 这时的文字已经是我国比较成熟的汉字

C. 黄帝时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最重要时期

D. 有许多考古发现验证了这种传说的真实性

 

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传说中的黄帝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传说包含着后人附会的成分,不能全部信以为真,但是,其中又含有真实的历史,有许多考古发现验证了这种传说的真实性,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小历同学参观某个早期人类遗址博物馆后带回来的照片,根据图片判断该遗址是( )

A.河姆渡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周口店遗址

 

查看答案

关于人类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得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这一结论最有力的证据是(  )

A.传说、遗址 B.化石、遗址 C.遗物、记载 D.传说、记载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52年秋开始,在广大新解放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共没收征收地主土地约7亿亩,分配给约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得到土地的农民欢天喜地,农村中到处是一派兴旺的景象:兴修水利、大量购买牲畜和农具,增施肥料,精耕细作。1952年同1949年相比,全国粮食产量增长了44.8%,棉花增长193%,油料增长64%。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1978年底,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生产队长严俊昌的带领下决定实行大包干。农民取得了生产自主权和产品支配权,小岗村1979年的粮食产量大幅增长。这一做法引起很大争议,安徽省委书记万里却说:“如果不关心群众生活,不发扬民主,想要发展快,办不到。”安徽的做法也得到邓小平、陈云的肯定。到1984年,中国农村99%的生产队选择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劳动效率大大提高,长期困扰中国的温饱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土地改革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归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在全国农村实行的原因。

(3)当今我国农村出现土地抛荒现象,农村经济发展出现瓶颈。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结合新的时代特征,你认为应该怎么办?

 

查看答案

近现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他们曾经学习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他们曾经寄希望于封建君主的“维新新政”,他们曾经渴望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以创建像西方那样的民主共和国。

﹣﹣《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

材料二:它是对千百年来的历史沉积而成的旧文化的扬弃与超越。它既是由前此70多年的历史呼啸而来,又是对这段曲折历史的深刻反思,这场带有摧毁性的批判矛头首先指向旧伦理及其人格化代表。于是,排孔成为观念形态革命的起点。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1922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把中国人通过向西方学习“然后知不足”的过程分为三期: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这二十年间,都是觉得我们政治法律等等,远不如人,恨不得把人家的组织形式,一件件搬进来,以为能够这样万事都有办法了。

材料四: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上下求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改编自《百年中国》解说词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二中,可看出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先后进行了探索活动,请按时间顺序写出这些探索的名称。

(2)依据材料三,分析这些探索呈现出什么特点?

(3)材料四认为“1921年是全新时代的开始”是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正确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由以上材料,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历年来千万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清朝科举制终于消亡。

﹣﹣选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要求阐述论题,史论结合,不少于2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