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是经济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评价因素之一。
材料一 甲同学说:黄帝的妻子嫘祖教会人们养蚕缫丝,人们就有了衣服穿。乙同学说: 那是神话故事,我国原始农耕时期,人们会搓合绳索,逐渐掌握了纺织技术。
(1)依据材料一,指出哪位同学的观点符合纺织技术起源的史实。从以下三件文物中选一项(写序号),说明这位同学的观点。
材料二
(2)关于中国古代丝织品广泛向外传播的原因有以下观点。将材料二中的史实与观点相对应。(3分。写序号,每空错选、多选不得分)
A.政府鼓励海外贸易:_____;B.丝织品工艺水平高:____;C.航海技术发达:____。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比较纺织手工工场与棉纺织工厂的异同。
材料四
创办人 | 时间 | 企业 |
左宗棠 | 1880 年 | 甘肃兰州织呢局 |
李鸿章 | 1889 年 | 上海机器织布局 |
张之洞 | 1893 年 | 湖北织布局 |
——整理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其根本则在实业。”他放弃高官厚禄,创立大生纱厂。1914至1921年,大生纱厂利润达1000万两以上。
——摘编自《大生纺织公司年鉴》
(4)依据材料四,分析中国近代纺织工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五 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家改革外贸管理体制,加快引进设备、技术,加速纺织工业现代化进程。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际贸易不断扩大,纺织企业抓住机遇,扩大纺织品出口,奠定了“纺织大国崛起”的雄厚基础。
——摘编自陈义方《纺织大国崛起历程》
(5)依据材料五,分析我国作为“纺织大国崛起”的国内、国际背景。
疫病在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在促进人类不断觉醒。
材料一
时期 | 受疫情影响的历史 |
东汉末年 | 《三国志》载:“ ① 至赤壁,与备(刘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
东汉末年 | 张仲景宗族在瘟疫中病死了 2/3,其中因“伤寒”死去的占七成。张仲景积极救疫,后来写成了 ② ,这部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
明清之际 | 1641年到1643年北京大疫,《崇祯实录》称:“死亡日以万计。”疫情导致北京守城军队严重缺额,于是 ③ 领导的农民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 |
(1)将材料一中的史实补充完整。
材料二 14世纪中叶的黑死病大死亡使人们冲破了教会的禁欲观念,促使人们去追求现实生活,同时对人生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于是意味着死亡的黑死病,却迎来了人类历史中灿烂的时代。随着从14世纪的大瘟疫中恢复过来,西欧迸发出一群光辉灿烂的名字。
——摘编自宋耀良《黑死病与文艺复兴运动》
(2)依据材料二,说出“灿烂的时代”的核心思想。列举这一时代一个“光辉灿烂 的名字”及其作品。
材料三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不仅给美洲带来了新的生活习惯、科技以及文化,也带来了天花病毒。由于印第安人从未接触 过天花而缺乏免疫力,这种病毒几乎侵袭了所有的印第安人。在这种情况下,殖民者扩大从非洲掠夺黑人奴隶的规模,以增加美洲的劳动力。
——摘编自舍曼《世界文明史》
(3)依据材料三,分析美洲出现流行病的原因以及流行病给美洲带来的后果。说出殖民者为应对这一后果所采取的手段。
材料四 19世纪前,各种协会和自治团体在城市公共卫生管理方面承担主要职能,但它们对此持不负责任的态度。19世纪中叶以后,伴随着工业化和随之而来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公共卫生问题出现:人口膨胀,拥挤、潮湿、没有采光及通风的居住环境,导致传染病横行。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府通过制定公共卫生法的形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其中的《公共卫生法案》表明政府下决心承担卫生责任。
——摘编自田明孝《19世纪英国的公共卫生观念》
(4)依据材料四,说出19世纪中叶前后英国公共卫生管理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五 2004年,中国针对亚洲的禽流感疫情与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建立公共卫生合作机制,为东盟各国提供资金、物资和技术援助。同时,中国本着“及时、公平、透明”的原则,向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通报禽流感疫情信息,同世卫组织共同开展病例实验室检测和结果分析。
——摘编自张梦姣《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的中国参与》
(5)依据材料五,概括中国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方式。
下面是一位同学做的专题复习示意图, 其中①处应为
A.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B.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下侧漫画中站立的两人是罗斯福和丘吉尔,少年头上的英文是"UNITY"(联合)。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B.《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C.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D.苏联红军攻克柏林
1933年到1939年,美国救济工作机关为480万人解决了就业问题。民用工程管理局和公共工程管理局累计雇佣人员2300万,接近当时全国劳动力总数的一半。以上材料表 明罗斯福新政
A.调整农业政策 B.实行计划经济 C.保障人民生活 D.整顿金融体系
1917年的临时政府拒绝考虑大多数俄国人要求的土地与和平,而苏维埃提出了立即媾和与立即分配土地的口号,因此群众日益离弃了临时政府,转向苏维埃。材料说明
A.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 B.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C.十月革命反映了俄国人民的愿望 D.新经济政策使苏俄经济得到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