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8月5日,在经受了长时间残酷的“批斗”之后,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手拿宪法愤怒地抗议 道:“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长达 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告诉我们( )
A.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B.要预防和反对个人崇拜
C.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要坚持不懈地促进社会和谐
19世纪90年代以前, 西式服装在中国还只是少数猎奇者和洋务买办们的穿着, 到20世纪初期开始广为流行, 不仅一些大城市的学生制服日渐洋化, 就连一些穷乡僻壤也不能免俗。 这表明
A.生活日渐受到西方文明影响 B.中国社会生活完成全面西化
C.传统习俗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D.人们已经彻底放弃传统服装
1949 年 2 月,解放军某部侦察营来到长江北岸进行刻苦训练,战士们都由“旱鸭子”变成“水鸭子”,多次成功渡江侦察敌情。这些准备工作是为了
A. 打倒北洋军阀 B. 取得长征胜利 C. 发起平津战役 D. 顺利解放南京
1936--1944年中国国立大学数量及分布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据李涛《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数量及区域分布变迁》
A.外部侵略造成既有文化格局的改变 B.当时经济文化发展不充分不平衡
C.中央政权对文化教育的控制力削弱 D.当时派系林立,政权分立的状况
《李宗仁回忆录》中指出:“吴军在贺胜桥大败之后,残部退入武昌城据守,我追兵于8月30日夜间 在途中稍事休息,翌日拂晓遂以急行军的速度向武昌城追击前进。31日黄昏,四、七两军主力均抵达武昌城下。我拟乘敌军喘息未定时一举而下武昌。”该回忆录反映的是( )
A.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抗击日军场景 B.国民革命军抗击北洋军阀场景
C.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抗击日军场景 D.共产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抗击日军场景
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指出:“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对材料的准确理解应是( )
A.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是造就工农武装割据的先决条件
B.要造就武装割据局面必须要充分发动广大工农群众
C.要造就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建立红色政权是实现工农武装割据的前提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