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汇出现的频率高低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国家政治经济的主题。据统计,以下为 1949~1952年各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词语。其中属于1952年的是( )
A.严重、困难、开国大典 B.美帝国主义、中国人民志愿军、土改完成
C.解放军、西藏和平解放、合作社 D.改造、“大跃进”、经济建设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全国土地改革前,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材料反映的是土地改革的( )
A.性质 B.背景 C.内容 D.影响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几十年后,英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作者意在强调这次战争
A.捍卫了中国领土完整
B.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增强了中国军事实力
D.改变了中国落后面貌
周恩来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这里与前一个“天安门”和后一个“天安门”相关的节日是
A.端午节、中秋节
B.青年节、建军节
C.建党节、国庆节
D.青年节、国庆节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出现在丝绸之路各地的文化,依靠商队传播至各地,同时又接受着各种不同的文化,促进了各地的文明。
——(日)长泽和俊《丝绸之路史研究·前言》
材料二 唐朝的对外开放与交流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是由于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民族关系融洽,经济高度繁荣,国内外海陆交通发达;二是唐朝执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开放和交流的法令政策。统治者有着突破传统地域及民族局限选拔人才,扩大统治集团智慧的政治见识。
——王建平《唐代长安的对外开放及其意义》
材料三 1871年,一支近百人的政府使节团从日本横滨港出发,前往欧美各国。该使团在一年零十个月的时间里考察了欧美12个国家,同时写下了长达百卷的考察实录。这份考察记录详细的记下了西方先进的物质与精神文明,为日本日后的改革方向与领域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陈玉婷《“百年维新”带来的强盛——19世纪中期日本明治维新对中国的启示》
材料四 2019年8月2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新设6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批复》发布,同意设立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着力建设西南中南西北出海口、面向东盟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摘编自广西新闻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观点。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唐朝对外交流的一例史实。根据材料二,说出唐朝对外交流得到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说出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明治维新有哪些措施体现了这次考察的成果?这次改革对日本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4)根据材料四,说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的重要作用。综上所述,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我们应秉持什么态度?
工业化是近现代国家的强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捷足先登,在19世纪中叶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则抓住第二次世界科技革命的机遇,成功实现工业化的跳跃式发展,成为后来居上的世界经济大国。由此,依靠科技革命成为造就世界经济强国的历史道路和宝贵经验。
——摘编自余建华《世界市场和科技革命:经济腾飞的两个巨轮——世界经济强国盛衰的历史启迪》
材料二 洋务运动使中国在近代化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中国出现了近代教育、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通讯业等,也出现了拥有近代化装备的海陆军。尽管李鸿章等支持的初步近代化活动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是却也逐渐加深了人们对近代世界的了解。
——姚传德《中国近代化思潮:以东亚现代化为视角(1840-1900)》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在19世纪中叶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得益于什么事件?美国在第二次世界科技革命中有哪些重要发明?根据材料说出这场科技革命对美国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例。根据材料归纳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图1中20世纪50年代我国工业发展呈现的特点。说出在图1和图2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工业增长的原因。
(4)综上所述,促进国家工业化发展的要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