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对抗结盟是传统国际关系的主要呈现形式,建立以合作共赢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国际关系代表...

对抗结盟是传统国际关系的主要呈现形式,建立以合作共赢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国际关系代表着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冲突对抗)

材料一:  战争历时4年零3个月,最后以同盟国战败而告结束,参加这场大战的共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战火燃遍了欧、亚、非三大洲,双方军队共有840万人阵亡,另有210万人受伤,大战中双方共支出战费2084亿美元。

——摘自北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

(1)材料一反映了这场”战争”带来的哪些影?这扬“战争”结束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材料二:  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出现。

——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2)材料二反映了美苏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冷战”期间,美国为实现其政治利益经济化采取了什么措施?

(修约结盟)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反映的史实对国际局势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合作共赢)

材料四:  “冷战”结来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

——刘金智《“冷战”史》

材料五:  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面对人类社会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一方案赢得了世界的一片叫好,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的思想更是温暖了世界。

——摘自新华网

(4)材料四中的“世界新秩序”和材料五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什么实质区别?你认为目前应该如何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

 

(1)人员伤亡惨重;财产损失巨大。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由合作到对抗。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国家利益的冲突。马歇尔计划。 (3)使世界处于“冷战”之下,形成美苏两极格局,局部战争不断,严重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西欧在国际上的地位,推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4)美国提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目的是要维护美国在世界的领导地位,实际上是要称霸世界;中国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各国“共赢共享”,是为了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应该在互利、平等、合作的基础上来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 【解析】(1)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信息“战争历时4年零3个月,最后以同盟国战败而告结束”、“双方军队共有840万人阵亡,另有210万人受伤,大战中双方共支出战费2084亿美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共持续4年零3个月。造成人员伤亡惨重,财产损失巨大。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结束后,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该体系基本上完成了战胜国协约集团对世界的重新瓜分及相互关系的调整,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该体系表面上是“和平”体系,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2)依据材料二信息“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出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合作关系转变为对抗关系。促使美苏两国关系变化的原因是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国家利益的冲突。1948年,美国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使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稳定了欧洲资本主义制度,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马歇尔计划是“冷战”期间,美国为实现其政治利益经济化采取的重要措施。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反映的是两极格局的形成,图二反映的是欧盟的形成。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华沙条约组织。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和对峙标志着美苏争霸两极格局形成。世界处于“冷战”之下,局部战争不断,严重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1993年欧盟的建立,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西欧在国际上的地位,推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4)第一问,依据材料四信息“‘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和材料五信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可知,美国提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目的是要维护美国在世界的领导地位,实际上是要称霸世界;中国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各国“共赢共享”,是为了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要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应该在互利、平等、合作的基础上来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开辟和道路创新,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近代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步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是指中国逐步沦为什么社会?“在炮口的逼迫下”,19世纪末清政府被迫与侵略者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

材料二  地主阶级的一部分开明人士很早就意识到了中国的危局,一部分人开始睁眼观看世界……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封建大吏着手开始由上至下的改良,购买西方先进的武器提高国防能力,但是他们始终没有触及封建体制的改变,始終维护着封建阶层的利益核心。

(2)材料二中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为维护“封建阶层的利益核心”发起了哪一运动?其结果如何?

 

材料三  资产阶级上层改良运动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却)以下跪的方式祈求改良,最终由于触碰了封建统治阶层核心利益和统治体制而夭折。以孙中山为首的下层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派,夺取了国家政权,却因袁世凯称帝断送了建立共和国的伟大主张。

——摘编自《浅论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

(3)材料三中的“改良运动”“暴力革命”分别指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暴力革命”的果实尽管被“断送”,但仍有哪些积极意义?

材料四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信念永恒》

(4)“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是指哪一事件?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5)根据上图回答问题,A阶段“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的两大成果是什么?请写出“十四年抗战”的起点及终点。

 

查看答案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精神和民族品格的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文字篇)

材料一  中华民族有三道“长城”,第一道长城是秦始皇时期修建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第二道“长城”是汉字……

——林语堂《如何理解中国人》

(1)我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何时?秦始皇对汉字的发展有何贡献?说出秦长城的起止点。

(思想篇)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2)材料二反映了这一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哪家学说为秦朝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三  (汉武帝)及其近臣们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3)说出孔子的思想核心主张是什么?汉武帝将“儒术”扩展并延长的举措?

(艺术篇)

(4)结合下图指出此作品的名称,说出它的作者是东晋的哪位书法家?

(人物篇)

材料三

在历史发展的星河中,有无数闪耀着时代光辉的杰出人物,挺起了骄傲的民族脊梁,奏响了时代发展的最强音,铸就了民族复兴的“万里长城”!

——摘自新浪博客

 

(5)分别说出材料三所列3位人物“挺起民族脊梁,奏响时代发展最强音”的典型事例。

 

查看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法西斯战争,以法西斯势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下列史实与结论的搭配,哪一项是法西斯彻底失败的主要原因(  )

A.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的转折点

B.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C.雅尔塔会议——协调了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

D.《联合国家宣言》发表——正义力量的联合

 

查看答案

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下图),其开始标志是:

A. “铁幕”演说发表

B. 北约组织建立

C. 杜鲁门主义出台

D. 华约组织建立

 

查看答案

在近代一些大国先后崛起,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与特色标题“先声夺人称大国”、“手伸五大洲”、“亚洲诸国的梦魇”、“后发制人称霸世界”所指国家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法国,俄国,英国,德国 B.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美国,德国

C.英国,俄国,美国,德国 D.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日本,美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