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城市是文明的象征,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势。阅读...

城市是文明的象征,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西欧商业城市的兴起,一举改变了城市的传统角色,城市开始由依附于乡村转变为支配乡村,开始由依附于国家权力转变为逐步独立于国家权力,进而支配国家权力。进入近代以后,城市的产业——商业和手工业逐渐成为西方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城市的主人——商人和手工业者逐渐成为西方国家统治阶级的主体,城市的文化——商业文化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所以说,近代的西方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世纪的城市文明。

——雷恒军《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商人自治研究》

材料二 “工业革命对商品的制造方式、制造地点带来了本质性的变化,成为城市增长的强力催化剂。”原来在自己的小屋中就可以进行全部手工生产流程的农村工人,现在必须在工厂中才能生产,而且所有的加工流程被流水化。自此,工业由原来的分散转为集中。源源不断的农村工人涌向城市……从1750年到1850年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0%提高到了50%。

——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

材料三 据统计,战前的1940年,苏联城市数量增加到1 241座,镇增加到1 711座,城市总人口增加到6 311万人,比1926年增加了一倍还多,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到了32.5%。城市人口年平均增长率高达6.2%,是资本主义国家在鼎盛时期城市人口最高年平均增长率的1.5倍至2倍……苏联为了控制大城市的发展,还实施了居留证制度。居留证制度建立于1932年12月1日,按规定,凡年满16岁的公民必须领取居留证,并在以后定期更换。

——耿晓棠《试论苏联的城市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世纪城市实现由“依附于国家权力”到“逐步独立于国家权力”的转变的主要方式有哪些?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的经济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750年至1850年间推动英国城市化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该因素如何引导农村人口集中并推动城市化进程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6年至1940年间苏联城市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什么?苏联城市化有什么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世界各国城市化给我们的启示。

 

(1)主要方式:金钱赎买;武力斗争。经济地位:工商业中心(或者近代资本主义的发源地)。 (2)因素: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引导:以机器为动力的现代工厂出现;生产分工的细化;商品生产规模化、集中化等。(任答两点即可) (3)原因:苏联工业化,三个五年计划实施,苏联经济快速发展。 特点:城市化速度快,城市化在指令性计划下进行(实施了居留证制度),控制大城市的发展。 (4)城市是文明象征,应大力推进城市化;发展工业是推动城市化的根本;城市化过程中应遵循基本经济规律;政府要加强引导,防止环境污染等城市病出现。 【解析】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世纪城市实现由“依附于国家权力”到“逐步独立于国家权力”的转变的主要方式有通过金钱赎买或武力斗争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进入近代以后,城市的产业——商业和手工业逐渐成为西方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城市的主人——商人和手工业者逐渐成为西方国家统治阶级的主体……”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的经济地位是工商业中心(或者近代资本主义的发源地),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级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工业革命对商品的制造方式、制造地点带来了本质性的变化,成为城市增长的强力催化剂。”,概述1750年至1850年间推动英国城市化的最主要因素是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制度的确立,推动了新兴工业城市的崛起。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原来在自己的小屋中就可以进行全部手工生产流程的农村工人,现在必须在工厂中才能生产,而且所有的加工流程被流水化”可以得出以机器为动力的现代工厂出现,生产分工的细化;根据材料二“自此,工业由原来的分散转为集中。源源不断的农村工人涌向城市……”可以得出商品生产规模化,集中化等。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6年至1940年间苏联城市人口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苏德战争爆发前夕,苏联在斯大林执政时期大力开展工业化建设,从1928年开始,实行了三个五年计划,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城市人口年平均增长率高达6.2%,是资本主义国家在鼎盛时期城市人口最高年平均增长率的1.5倍至2倍……”可以得出苏联城市化速度快;根据材料三“苏联为了控制大城市的发展,还实施了居留证制度……”可以得出城市化在指令性计划下进行(实施了居留证制度),控制大城市的发展。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推动城市化的必要性、方法、政府作用和注意问题等角度谈谈世界各国城市化给我们的启示:城市是文明象征,应大力推进城市化;发展工业是推动城市化的根本;城市化过程中应遵循基本经济规律;政府要加强引导,防止环境污染等城市病出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更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正值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结束后不久,故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 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就在中国人模仿这些技术达到高潮的时候,西方正酝酿着又一次技术革命……。

——杨德才主编《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

材料二 《马关条约》的签订,激起了全国的悲愤和抗议。3 年以后,发生了戊戌维新运动:5年以后,发生了义和团运动:16年以后发生了辛亥革命………如果没有甲午战争的失败,就不会激起中国这样迅速地奔跑……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

——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

材料三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以)证(明)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等到自强、变法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到)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砸开“中国的大门”的历史事件。如何理解“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中国率先“模仿这些技术”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马关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拳匪运动”是指什么运动?该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孙中山“救国救民的方案”取得了哪些实际成果?

 

查看答案

“作为20世纪后半期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推广的一种发展道路,对整个社会主义世界尤其是苏联自身的影响无疑是不可估量的,在苏联强大和衰亡的历史过程中,可以说起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作用”。材料评价的是:

 

 

A. 苏联模式

B. 苏联两个五年计划

C. 苏联农业集体化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查看答案

据俄罗斯《观点报》(2019年12月25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一些欧洲国家企图篡改二战历史表达强烈不满,认为欧洲议会的决议是妄图抹杀苏联为结束二战所作的贡献。下列有关二战中苏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打击德国 B.斯大林格勒战役推动二战战局变化

C.打击意大利促使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D.迫使德国放弃对英国猛烈轰炸

 

查看答案

20世纪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从西非、中非向东非、南非扩展,迅速形成燎原之势,仅1960年就有17个国家宣布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可见,20世纪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是( )

A.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B.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C.国家间合作有利于应对全球挑战 D.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查看答案

在南斯拉夫走上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时,遭到了众多社会主义国家的批判。可是在1955年,赫鲁晓夫则承认“采取不同方式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是完全属于各国自己的事情”。这表明( )

A.赫鲁晓夫希望进行市场经济改革 B.苏联认可社会主义国家独立自主

C.赫鲁晓夫承认社会主义道路可以多元化 D.苏联采取缓和策略扭转冷战的被动局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