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刊物。从这些刊物可以看出,他们特别关注
A.农民 B.工人 C.学生 D.军官政客
下图口号反映了五四运动的一重要诉求。“一战”期间,强占我国青岛的是
A.德国 B.日本 C.英国 D.俄国
1917年,《新青年》载文,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作无病之呻吟”。此文是
A.陈独秀《敬告青年》 B.鲁迅《狂人日记》
C.胡适《文学改革刍议》 D.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北京大学之所以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其原因之一是当时北大校长主张“兼容并包”“思想自由”。这位著名的校长是
A.陈独秀 B.蔡元培 C.胡适 D.鲁迅
民族复兴,中国之梦
材料一…如果没有甲午战争的失败,就不会激起中国这样迅速地奔跑。……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
——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
材料二“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玄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
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来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农村包围城市表面看起来很怪异,实际上却有很多精妙之处,它在当时促使中国革命的成功,在当今社会同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材料四“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实现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与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革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
材料五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必须符合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向前的强大动力。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上的报告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战败带给中国人的伤痛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次战争“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请用史实说明。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社会的“变”与“不变”最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3)井冈山道路的开创者是谁?这条道路的“精妙之处”在哪里?
(4)据材料指出“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的有效方法是什么?
(5)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有哪些成功实践?请举两例。
(6)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
欧洲的联合
材料一笫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整个20年代,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如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民间日趋高涨之际,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然而,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最后,“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之。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
材料二(二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Ⅱ》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
(2)比较材料一、二,分析二战后的欧洲面临的局势比一战后的局势有了怎样的新变化?此后,在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欧洲人在推进欧洲联合进程中的两个重要步骤是什么?
(3)欧洲的联合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