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观察、分析历史事实时所处的立场和看法。下...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观察、分析历史事实时所处的立场和看法。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叙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都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主张

B.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

D.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观察、分析历史事实时所处的立场和看法。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百家争鸣作用的看法,是历史观点,D正确;ABC都属于历史事实,排除。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周礼》记载:“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这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查看答案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100多种动物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材料直接反映出北京人( )

①能够烧制彩陶②能够使用和制造工具

③会使用火并保存火种④开始饲养家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24年英国颁布的《专利法》规定,发明人享有14年的专利和特权。同时,也规定发明者不得随意调高产品价格,防止其阻碍技术传播和工业发展。法律颁布后的一个世纪中,英国进入发明高峰期,如飞梭的发明使织布速度迅速提高,又如珍妮机的出现快速增加纺纱效率,这些发明在英国迅速传播,宣告工业革命已经拉开帷幕。

——摘编自《英国专利保护制度的历史变迁》

(1)据材料一,归纳英国推动技术创新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材料二  《宣言》称,“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宣言》坚信,未来社会中,资产阶级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剥削制度将被消灭。未来社会必将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一个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终将实现。

——摘编自《西方政治思想通史》

(2)据材料二,《宣言》指的是哪部著作?请归纳马克思和恩格斯理想的未来社会的特点。

材料三  下表中所列举的是联合国自成立以来所处理的主要事务。

组织广泛国际讨论,制止军备竟赛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基金等机构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使用非武力的方式协助发生冲突的各方,维持和平状态

立法对传统文化及工艺产品进行保护

 

(3)据材料三,概括联合国在处理全球事务中所起的作用。

 

查看答案

每个时代总有一群勇于“逆行”和“不惧挑战”的人,推动了民族和国家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李大钊同志从1907年到1927年的基本履历表。

时间

主要经历

1907~1913年

在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求学

1913~1916年

留学日本,初步研究马克思主义

1917~1919年

回国参编《新青年》、创办《每周评论》等刊物,领导五四运动

1920~1921年

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参加党的一大

1922~1924年

参加党的三大、国民党一大,主持北方地区党的工作

1925~1927年

组织北方人民支援北伐战争,推翻军阀统治,1927年就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李大钊被称为“播火者”的原因。

材料二  巴黎和会召开期间,梁启超出游法国,撰写了《世界和平与中国》,并翻译成英、法等多国文字,在各个外交场合发表关于中国问题的演讲。1919年4月底,英、美、法等国公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梁启超极为痛心并于5月2日急电国内的“国民外交协会”:“请警告政府及国民严责各全权,万勿署名,以示决心。”北洋政府仍然秘密向巴黎发出签字训令,梁启超第一时间把这个信息告知在巴黎的中国留学生,在6月28日签字那一天,愤怒的留学生和工人将中国代表团的驻地团团包围。

——摘编自黄丹阳《浅论梁启超在巴黎和会前后的政治贡献》

(2)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在巴黎和会前后为维护国家利益而做的努力。

材料三  1978年11月24日晚,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个农民面对一张契约神情紧张地按下血红的指印,并人人发誓: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这份包干契约,被认为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有评论这样说:这份契约,开启了一个时代的终结,一个时代的新生。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一枪”指的是什么?请分析“一个时代的终结,一个时代的新生”的含义。

 

查看答案

民富国强是历代各阶层孜孜以求的大国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曰:“丘也闲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

荀子曰: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

——《荀子·富国》

(1)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孔子和荀子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思想产生的社会原因。

材料二  宋政府在组织专职机构和人员进行矿产勘探的同时,还极为重视鼓励民间探矿、报矿,并给予报矿人矿产地的优先承买权。同时,亦明令禁止一些特殊场地的勘探和开采,以维护统治秩序和当地居民的利益。

——李显冬《中国矿业法发展史综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矿业政策的原因。

材料三  下图是清朝前期康熙到嘉庆年间土地与人口变化表。

年代

人口(亿)

耕地面积(万亩)

康熙六十年

0.256

73564

雍正十二年

0.273

89013

乾隆十八年

1.027

70811

嘉庆十七年

3.616

79152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