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在1919年指出,“民族主义之范围,有以血统、宗教为归者,有以历史习尚为归者,语言文字为归者,蔓乎远矣。然而最文明高尚之民族主义范围,则以意志为归者也。如瑞士之民族,则合日尔曼、意大利、法兰西三国之人民而成者。……又美利坚之民族,乃合欧洲之各种族而熔冶为一炉者也。”这说明孙中山( )
A.主张建立民族国家 B.承认了民族平等
C.明确提出反帝主张 D.发展了民权主义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后,梁启超感叹道:“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尤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
A.清政府进行“新政”改革
B.刺激民众忧患意识的产生
C.迫使中国扩大对列强开放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高涨
“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纲罗,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凡有起义兴复中国者,动诬以谋反大逆,夷其九族……皇天震怒,命我天王予兴义兵, 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首之苦。”这则材料意在( )
A.借鉴西方制度实现民主共和 B.学习西方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C.借用西方宗教宣传反清思想 D.满足农民愿望实现土地均分
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中提到:"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 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 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这段材料揭示( )
A.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鸦片战争后中国走上了近代化道路
C.鸦片战争的影响会随时间日益减少 D.近代中国最重要历史使命是近代化
昆曲作为我国古典词曲仅存的活化石,其蕴含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是其他任何剧种都无法匹敌的。但是被尊为“雅部”的昆曲在国家养,文人捧,皇上听的情况下,却在晚清被京剧取代了主流戏曲的地位。这主要是因为京剧
A.迎合民众文化需求
B.蕴涵更高艺术价值
C.得到西方人的认可
D.符合晚清政治需要
元世祖至元二^一年(1284年),在杭州、泉州设置市舶都转运司,“官自具船”,选人到海外进行贸易, 所得利润中,“官取其七,所易人得其三”。这表明元初( )
A.官员注重经商技能 B.商人所受剥削沉重
C.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D.社会经济走向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