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忽必烈接受了一位贤士的建议,逐渐学会了更多地依赖汉人及其制度来治理国家,主要表现是
A.推行重农政策
B.下令合并州县
C.重用汉族官吏
D.设立驻藏大臣
“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谦听则明,偏信则暗。’上曰:‘善!’”材料中“上”指的是
A. 隋文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高宗
隋朝时期科举制的创立,一方面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当官,另一方面也将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上述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
A. 促进了中外交流
B. 加强了南北文化交流
C. 促进了民族交融
D. 巩固了国家统治
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社会经济发展 C.开通京杭大运河 D.实现国家统一
阅读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1)观察上面古都平面图,概括古都的共同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北宋东京与唐朝长安城市商业方面有什么变化?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外交往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学者谢弗评价说:“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3个世纪中,几乎亚洲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
材料二:郑和与哥伦布航海情况对比表
材料三:(清朝时)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举出反映该政策的史实。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这次远航有什么重要意义?
(3)材料三中清朝的“与外界隔绝”的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我国古代中外交往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