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和经济政策。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

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和经济政策。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少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1)材料中的土地纲领是哪一革命运动颁布的?中国同盟会提出的土地纲领是如何表述的?它们提出的土地纲领有何共同之处?

材料二: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一年后,解放区有一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后的农民积极参军,支援前线。

(2)材料二中土地改革有什么作用?它与新中国成立的土地改革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材料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3)80年代农村实行的土地政策及作用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

 

(1)太平天国运动;平均地权;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使农民拥有土地。(意思相同即可)。 (2)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都是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都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3)实行分田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经济迅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此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突破旧体制,探索并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1)第一小问:由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少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可知,这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在中国同盟会的纲领中提出了平均地权的主张;第二小问:它们提出的土地纲领都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使农民拥有土地。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一年后,解放区有一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后的农民积极参军,支援前线”的信息可知,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第二小问:它与新中国成立的土地改革都是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都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3)第一小问:由材料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可知,80年代农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经济迅速发展;第二小问: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此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突破旧体制,探索并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2年,美、英、苏、中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虽然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但为了共同目标,它们互相配合支援,此次“联合”的共同目标是( )

A.建立联合国 B.打败法西斯 C.开辟欧洲战场 D.结束太平洋战争

 

查看答案

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浩劫,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发动两次世界大战,均以失败告终的国家是

A. 日本

B. 意大利

C. 奥匈帝国

D. 德国

 

查看答案

此次会议巩固和维护了美、英、苏三国战时联盟,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积极作用,也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此次会议是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开罗会议

D. 雅尔塔会议

 

查看答案

1914年6月28日,奥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这一突发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这一突发事件是:

A. ”三国同盟”的形成 B. ”三国协约”的形成 C. 萨拉热窝事件              D. 凡尔登战役

 

查看答案

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李比希创办了化学实验室,建成了欧洲化学研究中心,使得德国化学工业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独领风骚。这一现象表明( )

A.科学研究与工业发展紧密结合 B.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C.科技发明来源于实践经验 D.电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