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卫生”一词日益流行。从知识精英到一般知识分子,中国的文化论述里弥漫着讲求卫生、强身救国的主张。文化市场涌现大量的生理卫生、生殖医学的书籍和刊物,相关的广告与介绍也频繁见诸报端,大多强调泰西(指欧洲)的兴盛与其对生理卫生学的重视密切关联,表示译者或作者的目的即在希望种族强盛上。
——摘犏自张仲民《出版与文化政治:晚清的“卫生”书籍研完》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类疫病肆虐。中共中央组织人民群众先后发动三次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此外,积极进行防疫宣传,各地民众逐渐从应对疫病的封建迷信中走了出来,科学防疫与治疗被广泛认同。经过10余年的努力,曾经在旧社会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鼠疫、天花、黑热病等烈性和急性传染病陆续被消灭或基本消灭,人口的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1960年,毛泽东就新中国卫生防疫工作成就指出,把卫生工作看作一项孤立的工作是不对的,卫生工作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有利于改造我国人民的体质,使身体康强,环境清洁,与生产大跃进、文化和技术大革命相互结合起来,具有移风易俗、改造世界的意义。
——摘犏自李洪河《新中国疫病流行与社会应对(1949一1959))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提出“卫生”主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探究这一时期我国卫生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经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威廉签署由议会提出的《权利宣言》。内容包括: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向国王请愿是臣民的权利,侵犯即为非法;国会内演说、辩论及议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议员选举自由。此宣言经议会正式批准定为法律,即《权利法案》。
——摘编自袁传旭《英国光荣革命谈》
材料二:和平降临后,人们愈发感到体制上存在未竟之处……于是,各州代表在1787年的费城召开宪究大会……这部宪法属于共和制。在18世纪,这绝非理所当然,也并不正常……因此,美国后来所取得的成功为扭转人们对共和主义的看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欧洲的政治变革者马上向美洲寻求启迪;共和主义范例的影响力也很快从北美传播到南美。
——摘选自[英]J·M·罗伯茨《我们世界的历史Ⅲ大加速时代》
(1)材料一、二反映的政治体制确立的前提都是什么?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以上两种政治体制确立过程具有哪些共同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以上两种政治体制的共同作用。
“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因为通讯和交通越来越方便。没有国家可以孤立存在。”“……这个世界上……这样的舞台,使各国的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这两则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
A. 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
B. 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
C. 带来了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
D.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战后初期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的局面,表明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被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所取代。这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
A.摧毁了法西斯统治 B.打到了欧洲列强
C.使美国称霸世界 D.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列宁曾经评价道:“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材料中的“两位学者和战士”
A. 发动宪章运动以争取工人的普选权
B.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 创立科学理论以指导国际工人运动
D. 创作《国际歌》以弘扬革命精神
清政府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在《使东述略》中写道:“日本的景物风貌已由本来的‘汉唐遗风'一变而‘趋欧俗’。”下列哪一事件使日本的景物风貌“趋欧俗”
A.戊戌变法 B.明治维新 C.工业革命 D.废除农奴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