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材料二:《中国大历史》中曾论述道:“和议中虽然宋辽彼此以兄弟之邦的地位同等对待,但宋朝从此被迫每年供给绢20万匹、银10万两。”“从历史的后端看来,这和议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是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
材料三: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在进攻南宋的同时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也日益加强,在西藏地区用兵、招降、设驿站,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1)材料一的内容体现出唐初与突厥民族交往的方式是什么?唐朝先后设置管辖西城天山南北地区的机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和议指的是什么?当时北宋的最高统治者是谁?
(3)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国大历史》此书对这和议的评价。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元朝对西藏的管理有何意义?
材料阅读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二:“大唐国者,法式(法度)备定,珍国(文明发达)也,常须达(应该经常去看看)。”
——《日本书纪》
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联如父母。”
——唐太宗
材料四:“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佛法),唐风(唐文化)洋溢奈良城(日本当时的都城)。”
——郭沫若
(1)材料描绘了一唐朝开元年间一种怎样的社会情景?
(2)材料二中日本人认为大唐是个“常须达"的国家,那么,日本派到唐朝来的使节叫什么?他们回国后对日本造成了怎样的社会影响?
(3)材料三说明唐太宗执行了一种怎样的民族政策?这种民族政策使唐太宗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民族尊奉为什么?
(4)材料四中说“唐风洋溢奈良城",你能举一例来证明这一观点吗?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唐朝具有一种怎样的时代特征?
材料阅读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其两论功不较多。”
材料二:“北通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榆,其为利也博哉!”
(1)上述材料是对哪一著名水利工程的评价?
(2)材料二中的“涿郡”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是
A.灌溉 B.泄洪 C.运输 D.饮水
(4)该水利工程是哪位皇帝开通的?有什么历史作用?
比较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A.结束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B.在前代农民起义中建立的朝代
C.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D.我国历史上国力最强盛的王朝
台湾岛南北纵长约395千米,东西宽度最大约145千米,是我国第一大岛,中央政府首次在这里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 澎湖巡检司 B. 枢密院 C. 御史台 D. 西域都护
在我国历朝历代的疆域图中,有一幅在今天的西藏区域注着“宣政院辖地”的疆域图,那么它是( )
A.唐朝疆域图 B.元朝疆域图 C.明朝疆域图 D.清朝疆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