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史料是指可以据以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并非所有史料都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历史...

史料是指可以据以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并非所有史料都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历史,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学会辨别史料真伪,去伪存真。根据所学知识,请判断1958-1961年期间,中国出现的真实场景应是(     )

A.“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

B.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C.良田荒,薯叶枯,青壮炼钢去,童叟田间忙

D.没有翅膀要飞天,不坐飞机坐火箭,莫说指标能实现,白云也能摘几片

 

C 【解析】 根据题干“1958年——1961年”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我国正处于大跃进时期。在大跃进中,高指标、瞎指挥、虚报风、浮夸风、“共产风”盛行,各地纷纷提出工业大跃进和农业大跃进的不切实际的目标,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在农业上,提出“以粮为纲”,不断宣传“高产卫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粮食亩产量层层拔高。在工业上,为实现全年钢产量1070万吨的指标,全国几千万人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并且“以钢为纲”,带动了其它行业的“大跃进”。“良田荒,薯叶枯,青壮炼钢去,童叟田间忙”是当时真实场景,C正确;ABD反映的是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不是真实的场景,排除。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恒源样”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全行业公私合营

C.手工业合作化 D.人民公社化运动

 

查看答案

中国人起名往往追逐时代潮流,带有时代的烙印。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住在东厢房里的另一户人家,在这段时间里的一个狂风暴雨日,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婴。这两个女孩,长名互助,幼名合作。”由此判断与这段描写相关的时代背景是(  )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三大改造 D.“大跃进”

 

查看答案

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实践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A. 中共“一大”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查看答案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

A. 促进了国民经济有恢复

B. 保障了土改革的完成

C. 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D. 标志着三大改造的结束

 

查看答案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几十年后,英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作者意在强调这次战争

A.捍卫了中国领土完整

B.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增强了中国军事实力

D.改变了中国落后面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