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各家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各家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进行激烈的论争,出现了学术繁荣的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分裂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老子、孔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学术思想繁荣,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材料二: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互利。

材料三: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重要,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

材料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孔子创立了什么学派?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我们要研究孔子的言行首先应该查阅哪部书?

(2)材料二是哪位学者的什么观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老师引用了哪位学者的思想教育学生?他生活在什么时期?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在春秋战国时期,提倡“依法治国”的是哪一个学派?它的代表人物是谁?

 

(1)儒家学派;仁的学说,以德治国;《论语》. (2)墨子;兼爱、非攻. (3)老子;春秋时期. (4)法家;韩非.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其核心思想是“仁”的学说,后来他的弟子们把孔子的言行编成《论语》一书,可供我们要研究孔子时查阅。 (2)依据材料二信息“兼相爱,交互利”,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战国时期墨子的“兼爱”“非攻”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信息“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并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时期老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因此老师用老子的思想教育学生。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在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子认为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提倡改革,主张法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废除奴隶主贵族的世卿世禄制度,取消宗室的特权,按军功的大小重新规定官爵的等级和待遇。下级士兵在战争中勇敢杀敌的,也可以得到官爵。凡是劳动好,生产粮食和织布多的……。

材料三:《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谁?其称霸得益于在哪些方面做出的努力?

(2)依据材料二请说出“卫鞅”变法时期,“平民张里平勤劳耕作,生产出许多粮食和布帛”。按照法令,他可以的奖励。

A.授予爵位  B.免除徭役  C.授予田宅  D.免除赋税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为什么秦国守旧的奴隶主贵族会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4)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的知识,说出“卫鞅”的变法给秦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5)春秋时期的齐国和战国时期的秦国实现国富兵强的共同原因有哪些?从中你获得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刘邦和项羽进行了历时四年的“楚汉之争”。下列关于楚汉之争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帝位 B.项羽势力强大,一味依赖武力

C.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 D.项羽在巨鹿兵败自刎

 

查看答案

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下列有关项羽的历史典故中,最具“正能量”、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是

A.鸿门宴

B.破釜沉舟

C.霸王别姬

D.四面楚歌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如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陈胜、吴广

B.这次起义爆发的的时间是公元前209年

C.这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D.这次起义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查看答案

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大部分小诸侯国被兼并,后来的十几个诸侯国中有七个势力较强的诸侯国史上称为“战国七雄”,从地理位置上看最东和最西的诸侯国是

A.楚国、韩国 B.齐国、秦国 C.秦国、楚国 D.魏国、赵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