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对出现这一景象影响最大的事件是( )
A.昭君出塞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文成公主入藏 D.册封达赖、班禅
毛泽东曾说:“唐明皇(唐玄宗)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说“前半辈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前期的(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安史之乱 D.藩镇割据
秦统一之前,中国地域内有许多分封的国家,各国有自己的国君或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有限;秦统一后,为了有效控制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
A. 禅让制
B. 分封制度
C. 郡县制度
D. 行省制度
2017年是改革开放39周年。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追根溯源
(1)改革开放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展览二:领袖风采
(2)要展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应选择以下字母序号为( )的图片?他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形成了什么理论?该理论在那次会议上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展览三:城市改革
(3)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什么?
展览四:开放窗口
(4)“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1980年,我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请写出两个经济特区城市。
展览结语:展望未来
(5)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应怎样继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建国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业发展的政策进行相应调整,这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到1952年底,全国近三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使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
材料三: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材料四: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建国后我国开展的什么运动? 为此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哪部法律文献?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哪一重大事件?
(3)材料三反映的是1958年我国在农村开展的哪一运动?同年我国还开展了哪一运动?这两次运动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4)材料四所说的“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发生的变化”指的是实施什么经济体制?简要说明这一经济体制实施所产生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进行了模仿、探索,有过良好开端,但也出现了重大失误,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到严重挫折,下面是八年级某位同学在学习有关内容时制作的表格:
模仿和探索
时间 | 建设模式与特征 | 典型事例 |
20世纪50年代 | 参照苏联模式 | 完成三大改造 |
工业化建设:完成一五计划 | ||
1956年 | 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 ________A_________的召开 |
严重失误
时间 | 建设模式与特征 | 典型事例 |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 重大失误 | _______B______(50年代) |
_______C____(60年代—70年代) |
(1)请在表格中ABC所在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文字。
(2)此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发生严重失误,但仍然取得了显著成就,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请试举两例。
(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是以史为鉴,通过对此主题的探究,你认为应该吸取哪些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