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是中国古代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世界上声名显赫。阅读材料:
材料一 观察图1和图2
材料二 如图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
材料三 在他西行前,国人称印度为天竺。此外,印度还有“身毒”“贤豆”等叫法。他在印度求法时认为译为“印度”比较合适。他回国后,这一译法逐渐流行,沿用至今。
回答问题
(1)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材料一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是什么?它们分别有什么用途?
(2)材料二中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中的比例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与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这一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指出唐朝完善这种制度的两个关键人物。
(3)材料三的“他”是谁?回国后,根据他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而成的著作是什么?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A.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B.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
下列四副“两宋多政权并立”示意图中,有错误的图有( )个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宋王室的一个历世相传的家训,厥为优待士大夫,永远让文人压在武人的头上。”这反映了宋朝的治国策略是( )
A. 强干弱枝 B. 分解相权 C. 民贵君轻 D. 重文轻武
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A.隋文帝杨坚 B.唐玄宗李隆基 C.唐太宗李世民 D.宋太祖赵匡胤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这表明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
A.黄巢起义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安史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