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经历了沉沦与抗争,奋斗与崛起,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摘自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摘自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摘自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四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自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史上哪一历史运动?指出李鸿章在这一运动中开创的军事工业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指出拉开这场变法运动的序幕。
(3)材料三中的“革命”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此“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材料四中“两位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这场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请为以上四次运动拟定一个主题。
下列诗句描述的历史事件中,标志着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D.“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近代实业第一人》中写道: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他”是
A.林则徐 B.魏源 C.张謇 D.严复
《我的抗战》一书写道:北平沦陷后,城门紧闭,教室里已没有了《礼记•礼运》的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刚刚学会的日本国歌。与此现象相关的背景是
A. 《马关条约》的签订
B. 九一八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南京大屠杀
习近平用“五个创造性地”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做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其中的“创造性的革命道路”是指
A.资本主义道路 B.社会主义道路
C.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D.俄国革命道路
1924年,国共两党进行第一次合作。其主要任务是
A.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B.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争取民族解放
C.共商和平建国大业 D.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实现全国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