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重文轻武
在宋初统一国家的进程中,赵宋君臣继承五代以来政治制度改革的趋势,着手重建中央集权收兵权”开始,改革中央禁军的统兵体制,建立了枢密院——三衙体制;同时,由中央逐步派遣文官担任知州、通判及转运使等,直接介入地方民政、军政、财政事务,逐步解决藩镇之患。自此,宋朝走上了“崇文抑武”的道路,并最终构成赵宋“祖宗家法”的重要内容。赵宋以后,中国历史上几乎再没有通过兵变或所谓“禅让”等方式篡取中央政权成功者;再没有严重的地方分裂割据局面发生。但过度集权,造成北宋守内虚外、积贫积弱,1127年康之变,被金人灭国,偏安南方。此后,一大批致力于收复中原的武将崛起,其中最著名的将领就是岳飞……此时,宋高宗赵构忧内之心,不减于忧外,甚至先于忧外。战争旷日持久,再打恐兵连祸结,不知半壁江山落入谁家……为了收回兵权,办法之一,就是祖宗之法:以文制武。
——赵剑峰《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题号后涂“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题号后涂“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题号后涂“未涉及"。
①宋初统治者派遣文官担任转运使掌管中央财政事务。
②宋朝为抑制武将,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开创了帝王与大尖“共治”天下的局面。
③赵构认为岳飞为代表的武将兵权太重,形成对朝延最大威胁
④南宋统治者认识到重文轻武的弊端,改变了祖宗之法。
(2)据材料,分析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并指出这一政策有何弊端?
有人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对以上观点的评述哪项是客观的
A.完全正确 B.有失偏颇 C.可以考虑 D.一无是处
罗斯福新政时期曾颁布某项法案,通过该法案的实施到1935年初“它使大约200万失业者有了工作;它帮助制止了通货膨胀的重新加剧;它有助于促进企业道德和提倡文明竞争……”。该法案是
A.《全国工业复兴法》 B.《紧急银行法》
C.《社会保障法》 D.《全国劳工关系法》
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他为新大陆带去了启蒙思想和天主教,也带去了麻疹、破伤风、伤寒、白喉、天花等疾病,造成了数以千万计的土著人口死亡。此段话的错误之处是
A.时间 B.地点 C.人物 D.影响
英国历史学家梅蓝德描述:“最初,领主在某一年偶然不需要一项劳役,就征收一便士或半便士,以代替一次或一天的劳役。之后,领主逐渐习惯每年征收定额的现金,以取代一定项目的劳役,但仍保留随时得恢复劳役的权利。最后,双方达成协定,允诺农民支付定额的现金,以取代一切劳役。”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阐述了欧洲封建制度瓦解的征兆 B.描述的是欧洲中世纪自给自足的庄园
C.领主与农民间没有人身依附关系 D.西欧庄园货币地租逐渐取代劳役地租
“首陀罗或贱民以任何一部分肢体去打婆罗门的人,那么它必须被截去那部分肢体,如果议论婆罗门,则用沸油灌进他的嘴巴和耳朵里。”与这部文献诞生于同一地域的宗教是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