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明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空白处应该是( )
A.夏朝 B.商朝 C.战国 D.东汉
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了“距今约五六千年”“黄河流域”“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此文化遗址最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中国现代化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绪二年(1876年),李鸿章指出:“人皆震惊于添口(岸)之多……西洋各国到处准他人寄居贸易,而仍日益强盛,可知其病不在添口而在不能自强。”
——《复刘仲良中丞》
(1)李鸿章认为当时的国人最担心什么?他自己又是怎么看的?
材料二 “如果脱离中国近代革命史的全过程来观察问题,也许会把辛亥革命看作不过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但它并不是不结果实的。”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2)辛亥革命“结出了哪些果实”?
材料三 “1917年—1923年的思想革命,代表了中国对西方冲击的第三阶段回应……标志了从传统的中国基础向完全西化的进一步转变。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3)这场“思想革命”指的是什么?据材料指出这场革命有何局限性。
(4)如果从“中国现代化”视角观察,在上述(1)—(3)的内容中应该加入一项重要的史实。你认为加入哪项比较合适?为什么?
(5)如果从中国农民阶级抗争外来侵略的角度观察中国近代史,应该选取哪些重要史实加以阐述?
(6)如果以“思想潮流引领近现代中国100年历史”为主题撰写小论文,某同学将列出一个论述提纲,请你将空白处补充完整。
数据中的历史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和财富。下列是1700年到20世纪初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占世界百分比%)救据统计表。
(1)中、英国GDP占世界百分比的变化各自有何特点?促进近代英国这种变化的主要政治制度因素是什么?
(2)为何美国1700年没有统计数据?依据史实说明,导致1820年至1913年间美国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宋代重文轻武
在宋初统一国家的进程中,赵宋君臣继承五代以来政治制度改革的趋势,着手重建中央集权收兵权”开始,改革中央禁军的统兵体制,建立了枢密院——三衙体制;同时,由中央逐步派遣文官担任知州、通判及转运使等,直接介入地方民政、军政、财政事务,逐步解决藩镇之患。自此,宋朝走上了“崇文抑武”的道路,并最终构成赵宋“祖宗家法”的重要内容。赵宋以后,中国历史上几乎再没有通过兵变或所谓“禅让”等方式篡取中央政权成功者;再没有严重的地方分裂割据局面发生。但过度集权,造成北宋守内虚外、积贫积弱,1127年康之变,被金人灭国,偏安南方。此后,一大批致力于收复中原的武将崛起,其中最著名的将领就是岳飞……此时,宋高宗赵构忧内之心,不减于忧外,甚至先于忧外。战争旷日持久,再打恐兵连祸结,不知半壁江山落入谁家……为了收回兵权,办法之一,就是祖宗之法:以文制武。
——赵剑峰《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题号后涂“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题号后涂“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题号后涂“未涉及"。
①宋初统治者派遣文官担任转运使掌管中央财政事务。
②宋朝为抑制武将,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开创了帝王与大尖“共治”天下的局面。
③赵构认为岳飞为代表的武将兵权太重,形成对朝延最大威胁
④南宋统治者认识到重文轻武的弊端,改变了祖宗之法。
(2)据材料,分析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并指出这一政策有何弊端?
有人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对以上观点的评述哪项是客观的
A.完全正确 B.有失偏颇 C.可以考虑 D.一无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