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多样的人类文明,“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多样的人类文明,“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古代丝绸之路)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材料二:唐朝以其博大的胸怀吸收着各种外来文化,同时又以其高度的文明影响了周围各国。唐朝时,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其中就包括日本。那时候,外国人除了和中国人贸易,还学习中国的科技文化,引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的声望很高,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材料三: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四: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为此,我愿提出4点主张。第一,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第二,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第三,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第四,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1)材料一中这“主轴”展开于我国哪一朝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基础的历史人物,并说明丝绸之路在今天中外交流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参照隋唐制度进行了哪次重大改革?依据材料概括“唐朝在世界上的声望很高”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文化运动早期传播了西方的什么进步思想?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兼收并蓄”,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分别开辟了什么道路?

(4)根据材料四指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多样的文明?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如何弘扬民族文化、提升文化自信,促进各种文明交流,说说你的建议。

 

(1)西汉(或汉朝)。张骞。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大化改新。政策开明,文明程度高 (3)民主与科学。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4)文明具有多样性,这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应尊重文明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在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同时,要不断吸收其他文明的精华;要用宽容的心态尊重人类社会的不同文明等。(任答一点) (5)积极学习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同其他优秀文化交流互鉴,不断创新,保持民族文化的先进性等(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中“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古代丝绸之路)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可知这“主轴”是指丝绸之路,西汉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公元七世纪,日本孝德天皇时期参照隋唐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得日本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依据材料二“唐朝以其博大的胸怀吸收着各种外来文化,同时又以其高度的文明影响了周围各国”,可知“唐朝在世界上的声望很高”的原因是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文明程度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15年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前期宣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批判封建道德礼教,使人们尤其青年学生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兼收并蓄”,在革命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提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4)根据材料四“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可以从文明具有多样性的客观事实、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以及与世界其他优秀文明交流互鉴等角度进行分析,文明具有多样性,这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应尊重文明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在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同时,要不断吸收其他文明的精华;要用宽容的心态尊重人类社会的不同文明等。 (5)开放性问题。可以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创新以及借鉴其他优秀文化等角度分析。积极学习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同其他优秀文化的交流互鉴,不断创新,保持民族文化的先进性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中国的教育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西新旧交融,并不断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 间

事 件

创办人

备 注

1839年

马礼逊学堂

传教士马礼逊

澳 门

1843年

英华学院

传教士爱礼逊

从印尼迁至香港

1844年

宁波女塾

传教士爱尔德赛

宁 波

1861年

京师同文馆

恭亲王奕䜣

北 京

1864年

广州同文馆

谈文和

广 州

1898年

京师大学堂

张百熙等

北 京

1903年

《奏定学堂章程》

张之洞等

建立初等、高等学堂的教育体系

 

材料二:清末的教育宗旨是传统的“忠君”、“尊孔”。民国元年所公布的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并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民国元年所公布“民主学制”即“壬子学制”。此外,在教育立法机构的建立、义务教育立法等方面也有重大的变革。

        ——摘编自秦凌《民国时期的教育立法研究1912—1949年》

材料三:1938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在昆明联合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民族存亡之际,他们赓续文化,弦歌不辍……在这里,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832名从军的英雄……无论是投笔从戎走上抗战前线,还是在校园继续刻苦学习,都是一种爱国……

        ——中国教育报《西南联大 抗战烽火中的不辍弦歌》

材料四: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到2022年基本实现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生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

(1)根据材料一,分析1839-1903年近代教育发展有何特点?京师大学堂创办于哪个事件期间?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初年的教育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教育改革产生的社会背景。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南联合大学成立的背景,并依据材料三概括西南联大在此时期发挥的积极作用。

(4)材料四中教育信息化2.0行动与哪一次科技革命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现代化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出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旨在说明经济全球化

A. 使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B.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 对世界各国是机遇也是挑战 D. 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查看答案

历史叙事和历史解释是历史认识的两个层面。所谓历史叙事,是叙述以往发生过的事件。而历史解释则是阐明历史发展的轨迹及其意义所在。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召开会议并签署《慕尼黑协定》

B.1942年1月,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C.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D.1945年9月,二战结束,这是世界正义力量和民主阵营团结一致、携手抗敌的结果

 

查看答案

漫画具有针砭时弊的社会批判功能,富含历史文化价值。下列漫画反映的是

A.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铁幕演说”的发表    D.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查看答案

1919年6月,某报纸发文说:“600万人躺在坟墓中,3个老人坐在巴黎瓜分地球。”对这次“瓜分地球”结果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严重削弱了一战后的日本 B.中国对此结果表示肯定

C.加剧多方矛盾,形成新的隐患 D.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