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760年前后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入欧洲的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1)请分别写出图一中开辟A、C航路的航海家。
(2)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你如何评价这一事件?
(3)材料一中图一与图二有无内在联系。请说明理由。
(4)根据材料二说明1500—1760年的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材料二: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分封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有何影响?
(2)材料二的改革者是谁?这次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3)谈谈材料一和材料二给你的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伯里克利
(1)材料一反映的这部法典维护了哪一阶级的利益?在世界历史上有何地位?
(2)依据材料二,说出实行这种“民主政治”的古代奴隶制城邦的名称。材料中“全体公民”主要指什么人?依据材料归纳伯利克里阐述了民主制的什么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两种古代文明有什么不同?并说明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因素。
(2)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古代文明呈现出的主要特征。面对不同文明,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3)两则材料所处的文明发展阶段有何不同?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 “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 “理性”含义是( )
A.独立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这段话叙述的是下列哪一史实的原因和条件?(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拿破仑对外战争 D.第一次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