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写道“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宋神...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写道“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宋神宗认为《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说明我国的史书

A.以搜罗天下异闻为主 B.编写体例多样

C.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在以古鉴今

 

D 【解析】 依据题干《史记》中“见盛观衰”和宋神宗评价《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两部史书都有从古今兴亡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通过对国家盛衰的描述警示后人,以古鉴今,所以D符合题意; 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所以A不符合题意;BC两项在题干中无相关信息,不能体现出我国的史书编写体例多样、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研究以下三位人物,最贴切的研究主题是

 

A.盛唐名家 B.中原揽“圣” C.乱世英豪 D.科技泰斗

 

查看答案

在某种程度上讲,入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抗击疫情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1347至1353年,一场席卷整个欧洲的被称之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黑死病对中世纪欧洲社会造成了剧烈的冲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许多学者把黑死病看作欧洲社会转型和发展的一个契机:它不仅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促使天主教会的专制地位被打破,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乃至启蒙运动产生重要影响,从而改变了欧洲文明发展的方向。

——摘编自《改变人类历史走向的5次大瘟疫》

材料二  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是人类历史上第二致命的传染病,在1918—1919年曾经造成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在约6个月内夺去2千5百万到4千万条生命,比持续了52个月的人类历史上首次总体战争死亡人数还多。此外此流感也是这次战争提早结束的原因之一,因为各国都已没有额外的兵力作战。

——摘编自360百科

材料三  2020年开局并不平静……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带来重大挑战。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这使全球防疫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上升。在疫情面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再高的墙也挡不住疫情的传播,唯有同舟共济,携手合作,众志成城,才能打赢防疫攻坚战……新冠肺炎疫情加深了世界各国的相互认知,进一步印证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一个虚空、抽象的构想,而是新时代人类应付诸实践的行动纲领和方案。

——张汉晖《疫情终将去,春草仍然绿》

请回答:

(1)请从材料一中归纳黑死病对欧洲社会的转型发展带来的影响。

(2)指出材料二中的“人类历史上首次总体战争”的具体名称。提炼材料二中西班牙流感影响战争进程的观点。

(3)据材料三指出“2020年开局并不平静”的侬据。并从经济发展视角指出材料中“在疫情面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再高的墙也挡不住疫情的传播”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如何战胜新冠疫情。

 

查看答案

不同的视角,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历史观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国家地位变他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变化的起点。也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清政府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优越和先进性,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运动。

——彭南生《一样历史多样观——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及主线》

材料二  “自今人视之,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未必算是百分之百的正确,而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如常常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激情的批判多于批判的理性,等等。但他们代表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柯林伍德

请回答:

(1)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请在这两种观点中选择一个你认可的观点,运用书本知识加以说明。

(2)指出材料二是对哪一历史事件作出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从其他角度对该历史事件进行评价。

(3)为验证材料三中的观点,请认真思考下面的4个话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探究完成下列题目。

话题:A.马克思主义B.三民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

请你从B、C、D三个话题中挑选一个话题,设计1个相关问题,编制正确答案(请参考示例,要求问题简洁明了,指向性强)

示例如下:

选择话题:马克思主义设计问题: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正确答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查看答案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国计民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①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汉初统冶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徭役,出现了“文景之冶”。

③唐太宗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使得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出现了“        ”

材料二  南北朝时期,北方的粮食作物麦、粟等传入南方。隋唐时期长江流域的户口数量有很大的增加,单位面积耕地所负载的人口大大增多,这就迫使农民实行复种制(一年两熟),稻、麦复种制产生并发展。江南推广了曲辕犁,普遍采用插秧技术,缩短了水稻在大田中的生长期,双季稻在南方出现。

——摘编自阎万英等《中国农业发展史》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粮食产量变化(单位:亿吨)

——整理自陈海秋《建国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

请回答:

(1)A.用材料一的史实,说明下面观点。(填序号,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以民为本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思想主张       

B.在材料一中“        ”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2)据材料二,概括隋唐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3)据材料三,概括图表反映的共同现象。任选一图,运用相关的农业政策解释图表反映的现象。

 

 

查看答案

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________,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1917年________武装起义的爆发,吹响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号角。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