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与材料相关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度

 

C 【解析】 依据题干“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以前采用的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的制度导致出身寒门的普通人无法步入仕途,隋朝开始改为科举制,使得任何参加者都有成为官吏的机会,C项符合题意;世袭制是选拔帝王的制度,从夏朝开始,A项不符合题意;郡县制是管理地方的制度,是秦朝时期的制度,B项不符合题意;行省制度是元朝时期的基本政治制度,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李时珍日:“古者以票为黍稷、梁、称之总称。”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是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半坡原始居民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北京人”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有猿的某些特征 B.用磨制石器

C.距今约170万年 D.会人工取火

 

查看答案

在欧洲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英国融入欧洲是特例,“光荣孤立”于欧洲大陆之外才是常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16世纪新大陆的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以来,英国一步一步从世界的边缘地带走向世界的核心,可以说一部英国历史代表了近现代人类文明探索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

——摘自丁胜《英国脱欧的历史传统与现实政治》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回答,哪一历史事件为英国“从世界的边缘地带走向世界的核心”奠定了经济基础?

材料二  一开始,英国保持着以往的作风,对欧洲事务表现一种忽冷忽热的态度,随着德国海军的势力越来越强,英国就与法国、俄国成为联盟。野心勃勃的威廉二世,过早的实行它的海外冒险策略。这个措施把英国推到了敌对阵营一边,就连日本和美国也开始倒向敌对阵营一方。

——(英)威尔斯《世界简史》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的两个“敌对阵营”分别是指什么?这两个“敌对阵营”的对抗引发了哪一战争?

材料三  从加入欧共体开始,它屡屡在预算和农业问题上发难,尤其是在1975年,刚当选的工党政府为平息左翼的指责,决定就英国是否退出欧共体进行全民公决。虽然结果是大多数选民赞成留在欧共体内,但其他欧共体国家已对英国“另眼相看”。

——钱乘旦《英国通史》

(3)根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回答,欧共体是当今哪一国际组织的前身?欧共体的诞生有什么重要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留欧或脱欧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查看答案

应对恰当,危中有“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川幕府统治集团背负的历史包袱过于沉重,使它在严重民族危机面前无力带领日本渡过难关。1867年一批受洋学熏陶、强烈向往现代工业文明的下级武士,经过多年的酝酿准备,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抬出已被历史遗忘的天皇……。

——马克垚等《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的“严重民族危机”指的是日本遭到哪国的侵略?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是如何摆脱这场民族危机?

材料二  不少人仍然主张沿老路走下去……但列宁是实事求是的……了解到农民并非受人煽动进行反党活动。他意识到苏维埃政权的基础——工农联盟出了问题。解决危机的办法除了坚决镇压叛乱,还必须改弦更张,特别是改变对农民的政策……。

——黄正柏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的“老路”指的是哪一政策?列宁是如何“改变对农民的政策”的?

材料三  1932年,美国经济正处于近代以来的历史最低点……当时,美国失业率高达约25%。面对上述危机,富兰克林·D·罗斯福接受提名,成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誓言自己将“为美国人民推行新政”。

——埃里克·劳赫威《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中文版)

(3)根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新政的直接目的是什么?新政有什么特点?

材料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从此,我国改革开放拉开了大幕。

——习近平《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根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面临什么严重问题?这次会议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做了怎样的转移?

 

 

查看答案

自2017年以来,华盛顿出台并实施了在各领域对华深度竞争的政策,中美关系处在又一个关键转折期。疫情与选举相叠加,使今年美国大选很可能成为中美关系史的重大分水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最重要的是1922年2月6日,关于中国的《九国公约》,他把严格的和具体的关于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的条款结合起来,并反对关于中国铁路的不公正待遇。从1921年11月1日到1922年2月4日,日本和中国通过直接谈判解决了山东问题……

——(崔瑞德)《剑桥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巴黎和会上的“山东问题”,引发了国内哪一场爱国运动?《九国公约》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二  ……中国的抗战现在赢得了西方新的尊重,国防部长史汀生对罗斯福称,“中国人已经做的和正在做的对侵略之卓越抵抗,以及他们对共同事业的贡献,值得我们给予所能给予的最充分的支持。”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的“共同事业”是什么?这一事业能够顺利完成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材料三  在周恩来的心目中,尼克松访华只是正常化的开始……,(尼克松)强调台湾是完成正常化的一大障碍,解决台湾问题是实现这个目标必不可少的环节。

——(何慧)《尼克松与中国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为什么说“尼克松访华只是正常化的开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发展的标志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冠疫情下中美关系应该如何相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