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路
材料一: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陈独秀……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1)请分别写出康有为、孙中山探索近代化道路的事件名称。
革命之路
材料二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十九大报告
(2)材料二中“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样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正于十二月入陕之先,即已察知东北军剿匪部队思想庞杂,言动岐异,且有勾通匪部、自由退却等种种复杂离奇之报告,甚至谓将有非常之密谋与变乱者。中正身为统帅,教导有责,此身属于党国,安危更不容计。不料仓卒之间变生肘腋,此次事变,为我国民革命过程中一大顿挫:八年剿匪之功,几全隳于一旦。”
——蒋中正《西安半月记》
材料二:“对于不熟悉中国政治的天真的西方观察家来说,这个结局似乎是不可理解的……在经过了十年最激烈的内战之后,红军和白军忽然携手合唱《友谊地久天长》。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红军变白了,白军变红了?谁都没有变。但是总有人得了利,有人失了利。是的,中国得了利,日本失了利。”
——美国进步记者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1)上述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作者对该事件所持的看法。
(3)据上述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站在怎样的立场评价该事件最为客观?
25年来,全球人均可用淡水量减少了26%,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鸟类和鱼类的数量减少了29%,林地损失近3亿英亩,此外,全球碳排放量和平均气温持续上升。这表明人类在发展中面临着( )
A. 恐怖主义问题 B. 贫富分化问题
C. 环境恶化问题 D. 毒品泛滥问题
2017年5月,100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参加了我国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经梳理和汇总形成了高峰论坛成果清单。这份清单主要涵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类,共76大项。这反映了“一带一路”倡议
①顺应了中国对外开放战略
②实现了世界政治一体化
③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经济利益
④顺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冷战结束后,美国妄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材料中的省略号应该包括的对象有
①和平崛起的中国 ②复兴的俄罗斯
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④发展中国家形成的新兴力量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985年,他开始担任苏联领导人,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因效果不佳,他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他”是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