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载:周初,武王封邦建国,封太公望于齐,定都在营丘(今潍坊昌乐境内)。该材料表明
A. 分封制的目的主要是开发疆土
B. 周朝通过分封制治理国家
C. 诸侯在封地内可以进行再分封
D. 分封制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了武汉,蔓延到全国。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中国有一群不畏艰难敢于担当的“逆行者”。在党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取得了抗疫狙击战的胜利。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近日,有细心网友发现,位于陕西省略阳县城南边跨越嘉陵江的略钢铁路专用线在大桥的辅轨中有数根钢轨上铸有凸起的数字和字母:“M.C——1906—AT.COCKERLL——1908—AT”等字样。网友根据这些信息上网查询,这段钢轨竟是清代制造。经专家鉴定,这种钢轨确实是清末民初汉阳铁厂制造的,钢轨上的“1902”“19090”等数字是生产年代。这些百年前制造的钢轨每根长度约7.5米,外表呈深灰色,锈迹很少。……目前,该专线铁路仍在使用。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二 他(熊秉坤)率队直入武昌,进攻总督衙门……文武官吏均弃城逃走,武昌便为革命军所据……打倒了清政府,这是革命唯一的成绩。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在遭受严重挫折后,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这便是八七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处于生死存亡关头召开的一次紧急会议……它使中国共产党看到了新的出路,踏上新的征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材料四 沿长江西进的日军主力,先后攻占了安庆、马当、湖口、九江。武汉门户大开,已无险可守。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军队节节抵抗,给了日军很大杀伤,并且赢得了很宝贵的时间。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二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汉阳铁厂”的建立与中国近代哪一事件有关?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除了“打倒了清政府”,还有哪些功绩?
(3)怎样理解材料三中“它使中国共产党看到了新的出路”?
(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这场会战的意义。
(5)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实践中,铸就了惊天动地、气贯长虹的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铁人精神、……再到今天的抗疫精神,这些伟大的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请以“讲中国故事,铸民族精神”为主题,完成一篇小论文。要求①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有道德良知,弘扬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观;③史实准确,史论结合,真情实感,条理清晰,合乎逻辑,语言流畅,尊重历史规律,富有历史特色和时代气息,字数不少于200字。
经济政策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明治维新后……1870年12月成立的工部省首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工场,创办了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且兴建铁路。1873年成立的内务省利用国家资金,创办了千住呢绒厂……等近代化的“模范工厂”。其目的是让它们起示范作用,以推动私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为了加速工业化的进程,政府在1880年下令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有密切联系的、享有特权的大资本家。
——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下卷)》
材料二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的恢复资本主义。尤其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新经济政策成功地解决了战时遗留的危机。到1926年时苏联的农业产量已经达到1914年以前的水平(历史最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933年5月12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该法案采取的主要策略是“限额耕种”,“自愿”减少耕地、限制产量的农户,都可以得到政府的津贴。农业调整局下令铲除1000万亩棉花并屠宰超过600万头猪……事实上,政府按经济规律办事,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产品的价格,从而提高了农民的净收入,使农业免于破产。
——夏辉辉《政府对农业的“哺育”》
材料四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五 全会提出了当前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经济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所有权和自主权必须受到国家法律的切实保护……公社各级经济组织必须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计算报酬,克服平均主义;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任何人不得乱加干涉……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发展日本近代工业的措施,这些措施体现了哪些显著特征?
(2)材料二中列宁“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的依据是什么?谈谈你对“暂时的退却”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调整农业政策的措施及特点。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特点。
(5)材料五中“所有权和自主权受到国家法律切实保护”的规定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建立法治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思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百家弗能改也。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材料二 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在位期间得到了实施。……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的创造成果,后来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也许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
——迈克尔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材料三 1858年10月,亚历山大二世提出了准备改革的三条原则:要使农民立即感到其生活有所改善;使地主立即放心,相信其利益有保障;强大的政权一分钟也不能动摇,社会秩序一分钟也不能被破坏。
——爱德华▪拉津斯基《亚历山大二世:最后一位伟大的沙皇》
材料四 “法治”即法的统治(RuleofLaw),是人民当家做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材料五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主任习近平2月5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摘编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2020年2月6日新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认为法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对此持如何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所编纂的法典”指什么?作者为何把查士丁尼列入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中?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要使农民立即感到其生活有所改善;使地主立即放心”亚历山大二世具体是如何做的?如何理解“强大的政权一分钟也不能动摇,社会秩序一分钟也不能被破坏”?
(4)材料四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新中国成立初期,哪一举措体现了作者的观点?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身边疫情防控的事例,谈谈你对“法治”的理解。
明朝,我国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政治、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皇明祖训》
材料二 到明清两代,把培养人才的机构归并到考试制度里。当然,做翰林的不一定全都好,然而政治家学问家都由这里面出来,那亦是事实。……从明代下半期到清代末期三四百年间,八股文考试真是中国历史上最摧残人才的。演变到明代,又在经义中渐渐演变出一个一定的格式来。违犯了这个格式就不取。这不过是一个客观测验标准。八股文犹如是变相的律诗,是一种律体的经义。……目的还是在录取真人才。然而人才终于为此而消磨了。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历史将记住这个日子,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郑和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大明朝在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的情况下,能够平等对待那些小国,并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予而不是抢掠,是很不简单的。它不是武力的征服者,却用自己友好的行动真正征服了航海沿途几乎所有的国家。这种征服是心底的征服,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当那浩浩荡荡的船队来到时,人们不会四处躲避,而是纷纷出来热烈欢迎这些远方而来的客人。
——摘自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
材料四 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自嘉靖十九年,海贼李光头、许栋“引倭聚双屿港为巢,分掠福建、浙江”以来。嘉靖四十二年三月,倭寇长乐,四月,总兵戚继光“分别诸将趋福州,合击倭之支党于长乐,破之,倭悉遁去”。
——摘编自刘晓东的《从“地方经验”到“共有记忆”》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明太祖对中央机构采取的重大措施是什么?这项措施起到了哪些作用?
(2)材料二中为何说“八股文考试真是中国历史上最摧残人才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考试制度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分析郑和船队受到当地民众欢迎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郑和下西洋带来了哪些影响?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长乐县就频遭倭寇侵扰”的原因有哪些?根据材料三、四指出明朝中后期对外交往上态度有何变化。
(5)综上所述,你认为明朝以后东西方发展逐渐易位的因素有哪些?
亨利·基辛格曾注意到:“21世纪的国际体系……将至少包括六个主要的强大力量——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国,也许还有印度……使得它们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影响力”,材料反映了
A. 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
B. 美苏争霸结束
C. 经济全球化趋势
D.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