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492年10月2日,这一天,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舰队送上了梦寐以求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从这一天起,来自欧洲的航海家们,用新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19世纪),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美)斯塔夫阿诺斯《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材料四 纵观历史,诸如造船业等技术的进步为消除地区和民族之间的界限提供了方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今天,几乎是瞬时的电子通信消解了时间和空间,在无线电、电视、传真机和网络计算机的交流中,一个地球村出现了,往昔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隔离消失了。
——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第五版)
材料五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摘编自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1)材料一中“中华文明”通过什么通道与欧亚大陆连成一条文明地带?为这条通道开辟奠定基础的历史人物是谁?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要“新航线”在人类文明史交流中的作用。
(3)材料三评述了日本借用西方文明而发生的大事?并指出该事件对日本社会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进文明传播的根本原因。
(5)根据材料五,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其中的许多知识分子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逐步成为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他们开始往民间去,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办工会,把马克思主义学说直接向中国工人阶级传播,进而促成了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周建超《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新选择》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前夜,中国人民解放军到达的地方,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原来享有的种种特权被取消。……从国内社会生活看,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和一百多年半殖民地反封建社会中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被压在社会的最底层,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新中国结束了这种状况,人民当家做了自己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新中国的建立,国家成为统一的整体。这是中国人民多年来梦寐以求而没有实现过的局面。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五四运动”爆发于哪一年?依据材料一分析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关系。
(2)依据材料二,判断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概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逐渐走向富强的重要因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科学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中国近代史教程》
(1)材料中“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指的是什么学说?
(2)你同意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在继承传统文化的态度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某国际组织的基本职能是:制定和监督执行多边贸易规则,组织多边贸易谈判,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争端。该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七十七国集团
C.亚太经合组织 D.上海合作组织
工业革命以后,社会生产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从根本上说明了( )
A.工业革命消灭了封建势力 B.工业革命提高了工人阶级劳动的积极性
C.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D.机器使用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大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经济发展都得到了强有力的外来援助,给它们提供市场、技术和资金的国家主要是( )
A.美国 B.苏联 C.英国 D.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