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亚细亚的孤儿》是我国台湾地区作家吴浊流成名的长篇小说,叙述了知识分子胡太明在台...

《亚细亚的孤儿》是我国台湾地区作家吴浊流成名的长篇小说,叙述了知识分子胡太明在台湾受到日本殖民者的欺压……该书对当年的台湾人既不是日本人也不是中国人,如同孤儿一般的矛盾与混乱的心理有深刻描绘。材料中使台湾成为“孤儿”的历史事件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抗日战争

 

B 【解析】 根据“台湾受到日本殖民者的欺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将台湾等岛屿割给日本,不仅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而且还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今年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10周年。中央提出了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新战略。1884年,清政府实行的“稳疆”措施是设立

A.西域都护府 B.北庭都护府 C.伊犁将军府 D.新疆省

 

查看答案

640年,唐朝在西域设立的军政统治机构是

A.西域都护府 B.北庭都护府 C.安西都护府 D.伊犁将军府

 

查看答案

“汉之号令班西域矣”,西汉时期,西域就正式归属汉朝版图,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西域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A.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到了匈奴 B.西域都护府设立于公元前60年

C.张骞是西域都护府的第一任都护 D.公元73年郑吉就任西域都护

 

查看答案

日本是亚洲东部的国家。5世纪,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7世纪中期,日本通过大化改新,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进入了封建社会。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诞生的伊斯兰教,推动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随后,后继者不断向外扩张,建立了地跨亚、欧、非的大帝国。阿拉伯人不但创造了独特的伊斯兰文化,还为保存和传播古代文化、沟通东西方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从646年开始,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大化改新借鉴的主要政治经济制度来源于中国的哪个朝代的制度?

材料二: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的居民大多过着游牧生活,各部落之间为争夺水源与牧场,相互仇杀。氏族部落盛行多神崇拜,麦加等地信奉安拉,但并不排斥其他神灵。 ★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于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最初在麦加城传教,由于遭到当地传统势力的反对,他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 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穆斯林公社。公社成员都以兄弟姐妹相待,禁止相互仇杀,公社内外事务都要听从★的决定。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630年,★率穆斯林占领麦加。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2)材料二中的“★”指的是谁?

材料三: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为延揽翻译人才,哈里发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于是,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 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阿拉伯人改造了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脍炙人口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被高尔基称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别说出“阿拉伯数字”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并写出材料中“▲”指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基督教诞生。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基督教会依靠罗马帝国统治者的支持,不断发展和向外传播。395年,罗马帝国分裂。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欧洲人称之为“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时期,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盛行一时,教会神学对文化绝对控制。10世纪开始,西欧城市重新兴起,许多新兴城市建立起来,成为工商业和文化中心。这些城市在斗争中发展壮大,用金钱赎买等方式争取城市自治。中世纪的鼎盛时期,经济的繁荣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大学纷纷兴起。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传道者宣传说,★就是“救世主”。 ★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作“基督”,这种信仰★基督的宗教后来被称为“基督教”。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1)材料一中的“★”指的是谁?

材料二:封臣制是西欧封建社会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不完善、政治分裂和国家权力分散的产物,因此各级封臣拥有大小不等的政治统治权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西欧封建主往往同时拥有土地所有权和政治统治权,二者浑然一体,难以区分,统称为领主权。封建主作为领主,对其领地(即封地)以内和附近的居民有许多行政司法权力,封建主利用这些权力控制和剥削农民。封君封臣所奉行的一整套道德规范和培养后代的制度,出自这些封建主所处的生活环境和他的生活方式,构成所谓“★”的主要内容。骑士的品格应是忠诚和勇敢。骑士作为封臣必严守自己的效忠誓言,不背叛封君,竭尽全力为他服务,甚至不惜为他付出生命。

(2)根据材料二内容,写出该材料中“★”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中世纪庄园法庭审判以习惯法为依据,通过参与裁判制的形式来裁决体现出了中世纪西欧尊重法律、法律至上的传统。在中世纪英国的乡村社会中,庄园法庭进行司法审判,管理公共事务,构成了乡村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英国,庄园领主利用法庭管理庄园,实施各项权利保证领主在庄园中的地位;但是,习惯法的强大力量使农民能与领主对簿公堂,抵制领主的任意侵夺,限定劳役。农民根据法律取得了一些权利,虽说只是最低限度的权利,但也使农民维护了自己的权益,保护了自己的剩余产品,实现财富的积累。后来,英国逐步建立了王室法庭的最高司法审判权,庄园法庭走向衰落。10世纪初, 西欧地广人少,居民村落主要在庄园中,按传统法律和习俗生活。庄园间的相互影响几乎没有,经济生活自给自足。有经济交换,但风险极高,人口移动优于货物运送,另外庄园之间相似的资源也阻碍了有组织的市场的产生。缺乏有效的中央政治权威使得提供保护的义务变成当地的事务,庄园主的军事力量可以提供保护,因此庄园主成为解决争端的人选,实施当地法律和维护当地习俗。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世纪西欧庄园法庭裁决的主要依据,并指出当时西欧庄园的特点。

材料四:中世纪的西欧有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自由吸引着农奴逃亡城市,城市由此不断得到发展。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金钱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用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琅城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

(4)根据材料四,归纳这些城市取得自治权的主要方式。

材料五:《罗马民法大全》中有一则记载: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5)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回答,《罗马民法大全》是哪四部法律文献的统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