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场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

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场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范文示例】题目:从宪章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正文: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人阶级力量壮大,但他们在政治上依然处于无权的地位。1836~1848年英国爆发无产阶级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由于缺乏科学理论指导而失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取得胜利。1949年,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解析】 本题属于典型的小论文撰写。解答此类试题首先依据图片提取论题,然后对于提取的论题进行阐释。比如本题可以依据材料图片提出“从宪章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的论题。阐述以及材料和所学从1836~1848年英国爆发无产阶级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的背景以及该项运动对于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作用。并结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取得胜利的影响分析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做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政治报告。以下材料均出自报告,读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1)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起关键作用的人物分别是谁?他们分别通过开创什么道路实现了飞跃?

材料二  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外交和教育方面分别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促成了综合国力的大发展?(各举一例即可)

材料三  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3)目前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局面是怎样造成的?

材料四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4)谈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你应该怎么办。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在移风易俗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革命派希望从各方面求得人们身心的解放,因为造就一代身心健康的国民是建立和维护乃至巩固共和制度最基本的前提。

——摘自戴鞍钢《辛亥革命与移风易俗》

材料二  衣食住行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文明挟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扑面而来,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不断出现,近代中国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材料三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君”“同志”等,不许府署官员坐轿。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1)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近代中国的社会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促使近代社会生活及习俗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中山装,据说外边的四个口袋是为了便于装办公用品和文件。请问毛泽东在1945年夏秋期间口袋里所装文件最有可能是哪些?

(3)概括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查看答案

阅读下图所示的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请将材料一中的6幅图片与材料二中的字母正确对应起来。

(2)材料二中的E、F两种文明互相交融,在我们河南留下了大量成果,请举两例。

(3)文明具有多元性、多样性。请你谈谈对不同地区文明的认识。

 

 

查看答案

如图是一幅世界名画,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创作于文艺复兴时期 B.揭露了德国法西斯的残暴

C.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D.《记忆的永恒》是作者的另一幅名画

 

查看答案

在华盛顿政府当时被巨大的恐惧笼罩,害怕德国乃至西欧从此会彻底毁灭。如果真是如此,斯大林就能在东欧快速扩展和渗透他的统治权力,之后把西方全部吞入他的势力范围。再加上德国等西欧老百姓对过渡政府的不满和反抗有增无减,“毁灭论”在社会传开。在此背景下,美国

A.实施罗斯福新政 B.创建北约组织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发动科索沃战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