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孙中山曾经提出“耕者而后授其田”,但未能实现。……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的解决了解放区农村的土地问题,基本上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这些地区的土地分配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研究》

材料二  走什么道路才能改善人民生活?……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是硬任务。中西部贫困地区要集中优势兵力坚决啃下硬骨头;中西部发展水平相对好些的地区,要完成剩余脱贫任务;东部一些地区要做好东西协作扶贫和对口支援工作。

——《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

请完成: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解决农民问题的主张是什么?解放战争时期出现的“根本性变化”又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通过什么政策实现这一变化?

(2)据材料二,分析改善人民生活的最终目标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选择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开始实行哪一历史性决策?

(3)据材料三,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的关键任务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生问题的认识。

 

 

(1)主张:耕者有其田;变化:基本上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运动:土地改革运动 (2)目标:达到共同富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决策:改革开放 (3)任务:脱贫攻坚(或解决贫困问题);认识: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孙中山曾经提出‘耕者而后授其田’”可归知,孙中山主张耕者有其田。第二小问,根据“……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的解决了解放区农村的土地问题,基本上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这些地区的土地分配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可归纳出基本上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基本上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2)根据材料二“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可归纳出最终目标是目达到共同富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国开始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是硬任务。中西部贫困地区要集中优势兵力坚决啃下硬骨头;中西部发展水平相对好些的地区,要完成剩余脱贫任务;东部一些地区要做好东西协作扶贫和对口支援工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的关键任务是脱贫攻坚(或解决贫困问题)。第二小问是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汉初年的60—70年间,西汉政府实行一种混合制度:皇帝制度和封建制度并存,整个国家的2/3由大大小小的封国控制,中央政府只是拥有更大地盘的“周天子”而已。

——《从封建制到郡县制:春秋战国大变革中国家能力变迁》

材料二  赵匡胤建宋代周以后,善于吸纳唐末五代时期的深刻教训,上至中央,下至基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调整政治官僚结构、布设行政运行体制,以维护中央统治权威。

——《北宋官僚权力制约机制研究》

材料三  某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请完成: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初年实行的“混合制度”有何弊端?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统治者是用什么办法削弱相权的?在地方设置哪一官职以分知州权力?根据材料二,指出北宋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政治运行体系?这一体系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整体趋势。

 

 

查看答案

如果在下列历史人物中推选一位作为扬州与意大利威尼斯两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使者,你认为最恰当的人是

A.隋炀帝 B.史可法 C.崔致远 D.马可·波罗

 

查看答案

王安石曾写有“京口瓜洲一水间”的诗句,新时期改善了扬州、镇江两市交通运输条件,促进两市经济文化交流的重大建设成就是

A.扬州火车站 B.新万福大桥 C.润扬大桥 D.扬州泰州机场

 

查看答案

清朝乾嘉之际,为官清廉、造福百姓,且知识广博、学术造诣极高,被时人称为“一代文宗”的扬州名人是

A.张若虚 B.阮元 C.郑板桥 D.朱自清

 

查看答案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谱写这一千古不朽的思乡之曲的人是

A.刘细君 B.王昭君 C.文成公主 D.李清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