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列强的入侵 材料一: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情形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是无法恰当进行描...

列强的入侵

材料一: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情形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是无法恰当进行描述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抢劫被认可,所有的房间都是被洗劫一空。清国的艺术品有的被带走,有的体积太大无法搬走就把它砸掉……

——《纽约日报》1860年10月9日

材料二:联军占领北京以后,曾 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便继以私人抢劫。

——1900年瓦德西给德 皇的信

材料三:《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朝政府与英国、美国、日本、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和平协定。被认为是中国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一,是一丧权辱国的条约。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洋历9月7日 ,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

⑴材料一、材料二各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⑵在材料一这一历史事件中,有一个国家趁火打劫,给中华民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个国家名称及损失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⑶材料二所在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什么影响?

⑷完善《辛丑条约》的有关内容

①经济——赔款白银4.5亿两

②政治——                           

③外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④军事——                                            

(5)通过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1)①火烧圆明园; 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抢劫北京城,描述也可) (2)俄国(沙俄);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3)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①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②拆毁炮台(大沽--北京),允许列强驻兵铁路沿线(北京--山海关) (5)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其他符合题意表述也可) 【解析】 (1)①根据材料一“不分青红皂白的抢劫被认可,所有的房间都是被洗劫一空。清国的艺术品有的被带走,有的体积太大无法搬走就把它砸掉……”结合所学知识,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后,进逼北京。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这里富丽堂皇的建筑和琳琅满目的珍宝让侵略者惊呆了。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到的东西他们就砸碎。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圆明园的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往日辉煌的宫殿、参天的古树都化为灰烬。因此材料一反映的是火烧圆明园;②根据材料二“联军占领北京以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便继以私人抢劫”结合所学知识,瓦德西是八国联军统帅,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对北京进行烧杀抢掠。因此材料二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抢劫北京城,描述也可)。 (2)依据所学知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因此,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趁火打劫的是俄国(沙俄);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因此②处填写: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④处填写:拆毁炮台(大沽--北京),允许列强驻兵铁路沿线(北京--山海关)。 (5)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民的抗争

材料一  “中国在1842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旧税捐更重要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

材料二  “癸丑二月,天兵到南京,由仪风门攻入,不半月而平定……后乃发兵扫北。”

材料三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材料四  “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洪仁玕自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3)材料三出自哪一文献?这一文献反映出农民怎样的愿望?

(4)材料四中的“妖”指的是什么?“洋人助妖”指的是什么?

(5)洪仁玕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洋人助妖”,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查看答案

近代化的探索

材料一: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戊戌变法。

材料二:光绪帝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材料三:胡适是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但他的作品真正为大众所熟知的并不多,这首《兰花草》可能是流传最广的一个。当年胡适学成归来,也带着一株“兰花草”——自由主义,他千里迢迢不辞辛苦把它带回来,种到中国的土地上,而在这块土地上袁世凯实现独裁专制倒行逆施,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胡适面对这样的土地上小心地呵护,殷切地期待它开出花来——何止是“一日望三回”啊!正因为胡适有这种焦急的心情,当他看见这株迟迟不开的兰花,才一下子触景生情,萌发诗兴。给它取名为《希望》,也许是希望自由主义思想早日开遍中国吧。如今斯人已去,歌声在耳,想想胡适这株风雨飘摇了近百年的“兰花草”,竟抹不去丝丝的惆怅。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光绪帝宣布变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哪些内容触犯封建旧势力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变法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

(4)材料三所倡导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5)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胡适所参与的运动是什么,有何影响?

 

查看答案

屈辱的历程

(1)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知识网络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A                                                           

B                                                           

C                                                           

近代史中,下图人物无疑是出场次数较多的,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用一句话概括将图二作为图一传记插图的原因。

(3)与《南京条约》相比,图二条约的最大不同点是什么?该条约中清政府割让给日本的领土有哪些?

(4)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和图二条约的签订,形成什么局面?

 

查看答案

1915年,袁世凯为复辟帝制,组建筹安会,严复参与其中。但是,严复认为:“吾固知中国民智卑卑,号为民主,而专制之政不得不阴行其中,但政体改变,已四年矣,袁公既有其实,何必再居其名。”这说明( )

A.袁世凯复辟帝制符合国情 B.严复强烈反对袁世凯复辟

C.中国没有条件实行民主 D.严复认为袁世凯不必称帝

 

查看答案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五曰,务去滥调套语……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

A.胡适 B.梁启超 C.李大钊 D.陈独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