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面邮票展示了中国某剧种的脸谱艺术,该剧种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它是 A. 秦腔 ...

下面邮票展示了中国某剧种的脸谱艺术,该剧种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它是

A. 秦腔

B. 汉调

C. 京剧

D. 昆曲

 

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清朝中后期,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各种地方戏曲都在这里上演,形成百家争艳的局面。后来,以徽剧和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一个新的剧种—京剧,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 “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交融景象。对出现这一景象影响最大的事件是

A.秦灭六国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文成公主入藏 D.“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

 

查看答案

汉朝(前202年-220年) 是中国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两汉时期奠定汉地范围,极盛时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戈壁 ,国土面积约达609万平方公里。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汉族在中国各兄弟民族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公元前202年,汉高祖统一全国,建立了汉朝。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公元25年,光武帝统一天下,史称东汉。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汉,东汉灭亡。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唐朝诗人王理《咏汉高祖》:“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宾。高抗威宇宙,贵有天下人。忆昔与项王,契阔时未伸。鸿门既薄蚀,荥阳亦蒙尘。虮虱生介胄,将卒多苦辛。爪牙驱信越,腹心谋张陈。赫赫西楚国,化为丘与榛。”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谁取得全国政权,建立了汉朝?

材料二:《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敝(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颜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法令要简约,刑网要宽疏),轻田租,什五而税一。”到这个时期 (西汉),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2)材料二反映的是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时期的情况。用四个字概括这一时期推行的政策。这一时期,在历史上称作什么?

材料三:主父偃:“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 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候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用西精削而稍弱矣。”

董仲舒:“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现在师异道,人异论,百家之言宗旨各不相同,使统治思想不一致,法制数变,百家无所适从。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3)材料三中主父偃给汉武帝刘彻提出了什么建议?这个建议的实行,解决了西汉王朝面临的什么严重问题? 为了推行董仲舒提到的“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汉武帝刘彻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四:《后汉书》记载:建武六年 (公元30年),十一月丁卯,诏“王莽时……没入为奴婢……皆免为庶人”。十二月,诏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 刘秀在夺取天下之 后,以身作则提倡节俭,“身衣大练,色无重采,耳不听郑卫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修陵也要求简朴,令“制地不过二三顷,无为山陵”。在他的影响之下,后宫也节俭成风。他不但自己节俭,还要求大家都节俭。比如他曾下令要求薄葬。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什么?

 

查看答案

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人的祖先大费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舜赐其嬴姓。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丰功伟绩的秦始皇,被后人誉为“千古一帝”。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途中病死于沙丘,秘不发丧,在宦官赵高与丞相李斯的帮助下,秦始皇的第十八子胡亥即位。三年后,秦朝灭亡。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1)材料一中“六合”原意是指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扫六合”意思是指秦陆续灭掉了东方六国,让天下归于一统。请问秦灭的六国是指哪六个国家?

材料二: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不设置诸侯王,就没办法镇守)。请立诸子,唯上幸许(请皇上分封各王子功臣到那些地方去镇守,希望皇上能够恩准)。”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去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2)阅读材料二回答,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的统一,秦始皇采纳了王绾的主张,还是李斯的主张?

材料三:贾谊《过秦论》:“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出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的几个重要措施。

材料四:章碣《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4)材料四中的“山东乱”指的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其起义的两位领袖人物是谁?这场农民战争爆发的地点在哪里?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在各国的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嬴渠梁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商鞅变法的八个最主要的内容。

 

查看答案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百家争鸣”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观察下列图片,请回答相应问题。

(1)老子姓李名耳,春秋后期楚国人,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典籍。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他的学说集中在《老子》(《道德经》)一书中。请问老子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战国时期,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的代表人物是谁?

(2)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他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哪一书?用一个字概括孔子的核心思想。

(3)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他还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请用四个字来概括墨子的主张。

(4)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孟子,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并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他还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主张实行什么?另一位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的儒家代表人物是谁?

(5)法家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什么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