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图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更迭示意图的一部分,方框①②代表的朝代是
A.两晋、五代十国 B.两晋、十六国 C.晋、隋 D.东晋、隋
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总书记这样深情地礼赞
①是因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②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③告诉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任何势力都休想阻挡也阻挡不了
④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隋唐到宋元时期是中国的繁盛时期。请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探究。
材料一 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前代,成为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它”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金朝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蒙古族入主中原时仿金制……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1)说出材料一、三两种制度分别叫什么?创立这两种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一中提到的“这种制度”,在宋初有何改革和发展?
(3)依据材料二,简要介绍宋朝海外贸易的情况。
(4)材料三中的“它”,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我国唐朝具有繁荣和开放的特点,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许多国家至今还有“唐人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宝元年,日本访问僧代表日本圣武天皇邀请他去日本传播佛教。鉴真欣然应允,前四次均未成功,第五次又遇狂风巨浪,风急波峻,船随浪涌,船上淡水缺乏,饮海水又腹胀。天宝十二年,他以66岁高龄,率二十多人乘一艘回国的日本遣唐使木船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
材料二 贞观元年,他(玄奘)从长安出发,杂于返回西域的客商中,出玉门独自西行。于贞观二年夏末到达天竺西北部。然后沿一条由西向东的路线,参谒访问了恒河流域著名的佛教圣地和许多高僧。贞观五年末,来到那烂陀寺。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他受到所去国家人民尊重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事件?“他”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3)从以上材料可看出,唐朝对外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4)通过以上材料,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答出3点即可)
简述“贞观之治”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