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目标。阅读材料,回...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仅在措施实施的头一年,就有一万家企业租了出去,其中大部分转到了私人手上。按其规模说,这都是些工人不超过5人的小作坊;他们通常利用本地的原料,生产日用必需品……和以前时期相比较,对照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在苏维埃政权的初年,私人贸易是被禁止的,而对工人的剥削是据对不允许的。

——据B·C·列利丘克《苏联工业化:历史、经验、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是什么?并分析其对苏联(俄)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最保守的估计,从1929年开始,一直到1940年,苏联工业产量便增加了3倍。1938年时,苏联总生产量在全球所占的比例,已从1929年的5%跃升为18%。同一时期,美英法三国的比例,却由全球总额的59%跌落为52%。更令人惊奇的是,苏联境内毫无失业现象。于是不分意识形态,众人开始以苏联为师。

——摘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苏联与美英法经济不同发展趋势的原因。举一例说明西方国家如何“以苏联为师”。

(3)综合上述史实,从“政府与市场”的角度谈谈你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认识。

 

(1)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2)英法美:受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的促进(或工业化道路的实施;答“苏联模式”确立亦可,“斯大林模式”不给分);美国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只写“罗斯福新政”或“加强国家干预”) (3)政府职能必须要与市场要求相适应。政府应适当放手,但同时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督调节。(或其他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仅在实施新的头一年,就有一万家企业租了出去,其中大部分都转到了私人手上”“对照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在苏维埃政权的初年私人贸易是被禁止的”可知,这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其特点是恢复私有制和商品经济。利用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是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在部分企业发展国家资本主义,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该政策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2)依据材料二“从1929年开始,一直到1940年,苏联工业产量便增加了3倍。1938年时,苏联总生产量在全球所占的比例,已从1929年的5%跃升为18%"可得出苏联工业化快速发展,总生产量在全球所占的比例大幅度上升。其原因是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的促进(或工业化道路的实施)。据材料"美英法三国的比例,却由全球总额的59%跌落为52%"可得出美英法三国的总生产量在全球所占的比例出现下降。其原因是受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以苏联为师"是指美国等国家关注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如美国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综合上述史实,从“政府与市场”的角度可知,我们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认识是政府职能必须要与市场要求相适应;政府应适当放手,但同时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督调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类社会的发展时常会面临许多危机。应对得当,则能化危机为发展的契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史·近代史稿》

材料二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

(1)根据材料一,分析日本19世纪中叶面临的“侵略威胁”的具体体表现是什么?结合史实归纳这一“威胁”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2)请举两例史实说明19世纪中后期“外力冲击”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当前人类迎战危机时可以从中吸取哪些有益的经验?

 

 

查看答案

抗击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是人类历史的重要主题。

(1)1662年,葡萄牙殖民者被迫向郑成功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2)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3)1938年,淞沪会战历时4个多月,使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产。

(4)1990年,津巴布韦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查看答案

据网络统计,中国加入WTO最初五年中,“民族”“国家”“主权”等出现约10000 次。后来,这些情感浓厚的词汇很少使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却大量频繁使用。上述词语使用频率对比变化说明了(   )

A. 加入WTO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西方差距

B. 全球化日益加深人们对世界的理性认识

C. 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中外交往逐渐平等

D. 发展中国家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入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某组织成员国数量的变化说明

 

A. 北约组织建立

B. 华约组织建立

C. 两极格局瓦解

D. 欧洲联合加强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等来描述19世纪后期

A. 西欧封建社会的演变

B.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 欧洲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

D.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