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1952年比1949年增加42%,...

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1952年比1949年增加42%,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历史最高水平。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进行了“一五计划”建设

 

A 【解析】 从1950年到1952年,我国开展了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故A符合题意;从1953年到1956年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排除B;1958年我国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排除C;我国是1953年到1957年开展“一五计划” 建设,排除D。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党构成状况,这说明了()

职务

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姓名

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澜

高岗

党派

中共

中共

中共

民革

民革

民盟

中共

 

 

A.开国大典的意义 B.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九年级一位同学在复习时绘制的两个国家的年代尺。

材料二  第一条: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

第十七条: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摘编自B国法律文献

材料三  《皇村回忆》(注:创作于1814年)评判拿破仑的视角是1812年的卫国战争:“敌人像浩荡的洪水/淹没了俄国人的土地:"“和平的城市和村庄在黑夜里燃烧/……敌人横冲直撞,不可阻挡,/烧杀劫掠,一切都化为灰烬。”

材料四  《拿破仑》(注:创作于1821年拿破仑离世之后)在思考“拿破仑究竟给俄国和世界带来什么”时,从政治、文化和理念的层面,而非战争的层面、揭示出拿破仑最为珍贵的价值:“他为俄罗斯人民/指出了崇高的使命,/给世界以永恒的自由,/是他放逐生涯的遗赠。”(普希金)指责亚历山大一世:“无声的禁铟是他给世界的馈赠”。现实的困苦让普希金将逝去的拿破仑再次当成对抗专制的救世主。

(1)根据材料一已给出的内容,判断A、B年代尺分别反映了哪国的历史?材料一年代尺中的“1919年”,两国与美国共同操纵了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的哪项规定最能反映这次会议的性质?1993年A、B两国与欧洲其它国家在原有的基础上,正式结成什么组织?

(2)A国《权利法案》的颁布为哪一政治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依据?材料二的内容出自哪一法律文献?两部法律文献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3)材料三中普希金描述了怎样一幕“卫国战争”的场景?在他眼里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指出,普希金选择从哪些层面揭示拿破仑的价值?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普希金创作这首诗时俄国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他可能依据哪些史实赞美拿破仑“给世界以永恒的自由”?

 

查看答案

歌曲和口号是一定历史时期人民的心声和时代风貌的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好》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百度百科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答对两点即可)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反映出人民地位高?

材料二  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王进喜

(2)材料二反映了石油工人怎样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当时有何意义?王进喜有什么称号?

材料三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天的故事》

(3)材料中“1979年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他提出的什么建议?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画了一个圈”有什么重大影响?

 

查看答案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它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与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罗瑞卿大将在参观虎门时说:“中国近代史就是在这儿首先开始了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到了虎门就能知道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

(1)材料一中在“虎门”领导禁烟斗争的是哪位民族英雄?中国在“虎门”的禁烟斗争引发的战争战败,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在割地上是如何规定的?

材料二  如图

(2)材料二的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带来什么影响?该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在这场战争中有哪些壮烈殉国的清军将领?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反映的两件史实之间的联系。

材料三 

(3)解读材料三中两则材料中的信息,概括二者的共同之处。列举出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战胜“日寇”的战役各一例。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

(4)结合上述探究和材料四,谈谈你对家国情怀的认识。

 

 

查看答案

古往今来,历代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实行不同的管理制度,效果各有千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秦初并天下……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周文王、周武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周文武所封子弟”导致的弊端是什么?为避免这一问题,秦朝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

——《汉书·武帝纪》

(2)材料二反映了“武帝”采取的什么措施?这一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材料三  自唐天宝以来,方镇(藩镇)屯兵自重,多次赋入自赡(shàn,充足)……五代方镇益强……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方镇缺帅,稍命文臣权知。……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

——《太平治迹统类》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赵普“劝上革去其弊”中的“弊”指什么问题?概括材料三解决该问题的具体措施。

材料四  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行材料四措施的皇帝是谁?材料四中地方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对地方管理的发展趋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