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近代以来,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先后经历了“一体化”“工业化”“两极”“碎片化”状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体化)
材料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工业化)
材料二 表1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成果一览表(部分)
——据中华书局版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整理
表2 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部分)
——据中华书局版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整理
(两极化)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天战结束后,美苏的战时同盟基础迅速发生了动摇,美国试图在整个战后世界建立起不可动摇的领导地位,而苏联则企求在本国周围建立起不容他人染指的势力范围。这两种战略目标发生了直接的冲突,每一方都成了另一万实现自身目标的巨大障碍,此种状态,加上它们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方面固有的冲突,使得美苏矛盾和分歧的尖锐化变得不可避免。
——摘编自袁明《国际关系史》
(碎片化)
材料四 放眼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科学院《国际形势黄皮书》(2011年)
(1)材料一中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得出这一观点的依据。
(2)观察材料二的表1,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主要是哪一类人物?根据表2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苏矛盾和分歧尖锐化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战后美苏矛盾尖锐化的具体表现。
(4)根据材料政治格局进入“碎片化”时代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面对这一现状,中国应如何应对?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广东新会人。自幼聪明好学,有“神童”之誉。11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18岁入万木草堂,跟康有为学习。公车上书后,到上海任《时务报》主笔……25岁时,到长沙主讲时务学堂。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文化的破产与俄国革命的成功……当时许许多多新青年们毫不迟疑地主张建造一个“新社会”才是“彻底”解决所有问题的办法。……这些新文化运动所争论的盘根错节的问题,皆可以用一个更犀利有效的武器来解决。
——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
材料三 邓小平的主要革命活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公车上书”发生的直接原因。任《时务报》主笔时期,梁启超大力宣传了什么思想?同一时期在北方宣传这一思想最有影响的是什么报纸?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青年们主张建造一个“新社会”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推断“更犀利有效的武器”指什么思想?它是哪一阶级的思想武器?在中国传播这一思想的先驱是谁?
(3)材料三中,①②③分别对应什么历史事件?①②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有什么意义
(4)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请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青年学生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为了解北京历史文化遗产,学校组织考察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设计路线)
材料一
(博物馆参观)
材料二
(听抗战故事)
材料三 1939年,一支八路军队伍活跃于西山地区,经常在夜间袭扰敌人,自称“夜老虎连”,把北平城的敌人弄得日夜不宁。夜老虎连给日军送了一份传单:“姓中华民族,名坚决抗战,字八路军挺进军,号称夜老虎连。来自万里长征,生在五岳三山,是炎黄的好子孙,农村工厂是籍贯。革命坚决得很,战斗不知疲倦,最恨帝国主义,最爱持久抗战。往来八达岭上,出入居庸关前,卢沟桥头常散步,西直门外总遛弯。”
(看新闻报道)
材料四 采煤曾经是房山区史家营乡的主要经济支柱,20年前山区里有许多小煤窑,矿工收入每月近万元。但无节制地开采造成地面塌陷,空气、水质也受到污染。北京政府要求关停该地区煤窑,进行产业调整。2010年史家营乡彻底关闭煤矿,开展废弃矿山治理工作。当地利用矿区文化、人文历史、自然风光等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摘编自2017年10月10日《北京晚报》
(1)若按时序对材料一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考查,路线应该怎么设定?(写出序号即可)
(2)材料二中,考古发现和《史记》记载印证了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燕国都城的位置有何优势?
(3)根据材料三,说出西山地区八路军的作战方式,以及传单所体现的八路军的精神。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家营乡的产业变化及其原因。
2019年4月10日,“世界视界望远镜组织”在华盛顿、布鲁塞尔、上海、台北、东京、圣地亚哥等世界六地同步发布人类期待已久的黑洞照片(见下图),又一次证明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不能从该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A.世界多极化格局正式形成
B.互联网大大缩小了全球空间
C.国际合作促进了科技创新
D.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欧洲应该是欧洲人的欧洲,这种强烈的心理意识召唤西欧国家发展自立的地区经济,通过不断联合提高国际地位和竞争力。材料表明推动欧洲联合的因素是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B.摆脱美国的威胁
C.欧洲“自我认同”观念 D.对战争教训的吸取
1933年到1939年,美国救济工作机关为480万人解决了就业问题。民用工程管理局和公共工程管理局累计雇佣人员2300万,接近当时全国劳动力总数的一半。以上材料表 明罗斯福新政
A.调整农业政策 B.实行计划经济 C.保障人民生活 D.整顿金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