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图二)
材料二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中原王朝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第二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格局分裂局面。第三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
——《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图一与图二分别属于“中原王朝与边疆关系发展模式”中的哪一种模式?
(2)依据材料一图示,请介绍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包括在位皇帝、事件和影响)
(3)材料三反应的现象是在哪一次议和后出现的?当时的北宋皇帝是谁?你如何看待这次议和?
城市:繁荣、开放与可持续发展
材料一 ①韩愈:“长安百万家,出门无所之。”
②白居易:“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③白居易:“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1)以上诗句描述了唐都长安的风貌,其中反映布局规整的是 ;反映人口众多的是 ;反映民族文化交融的是 。(将以上诗句的序号分别填写在横线上)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说出长安城商业活动的特点。
材料三 唐文宗太和年间(公元827—835年)的某天清晨,长安居民张九奴想到邻近的通轨坊(长安城坊名)一家私开的药肆买药。之所以说是私开,是因为它没有按规定开到东西二市之中,而是将坊墙拆毁一小段,直接开成一个临街的门面,做起药材生意来。这是律令禁止的,但这时坊市制度早已不像唐初那样严格。
走不多远就是那家药肆,九奴到近前才发现几名胥吏正宣读敕令,封闭向街开门的店铺。
九奴思忖片刻,叹了口气:“只有去西市了。”约在午时,九奴来到了西市南门前,黑压压的人群正在等待开市,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人群中除了长安本地居民外,还有远来的行商,波斯人、新罗人、大食人、回鹘人、南诏人、粟特人……衣着、语言各不相同。
鼓声响起,不缓不急,要响上二百下市门方得开启。西市的药肆,无论是规模还是气派都是各坊小药肆无法比拟的。来自西亚和中亚的商品通过海路、陆路运到长安,其中就包括大量香药和其他药材,长安周围的私家药园产品和山野村民所采药物也多在此集散。
——摘编自于赓哲《唐人张九奴的一天》
(3)依据上述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划“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划”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未涉及”。
①以上故事的背景是唐朝初期。
②当时拆毁坊墙、临街开店是合法的。
③长安西市营业时间有限制。
④在长安城中可以买到来自西亚、中亚的物品。
⑤长安城内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国的外交使节。
某同学为探究“唐朝兴盛的原因”,收集了一些资料,请你帮助他完成学习任务单。
分析判断
(1)上述言论出自唐朝哪位统治者?这些言论体现出他的什么统治思想?
比较概括
皇帝 |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措施(部分) | ||
政治 | 经济 | 文教 | |
唐太宗 |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 |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
唐玄宗 |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 改革税制 | 将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主要内容;编修经籍 |
(2)比较与概括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请阅读上表内容,概括这些措施的相同之处。
说明观点
(3)依据材料,请你指出张帆教授的观点。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他的观点。
分析探究
材料 据统计,《全唐诗》有诗歌48900多首,诗人2200多人。其中进士是盛唐时期诗人创作队伍中的生力军。诗家风格既有“摩诘之高妙,太白之俊逸,昌黎之奇崛,义山之窈眇”,又有“如郊之寒,如岛之瘦,如李贺之诡奇”;而杜诗则包罗万象,集众家之长。翻检唐诗,题材有边塞诗、山水田园诗、讽喻诗、怀古咏史诗等等,描述内容从朝廷大政到市井风情,举凡三教九流、生活琐事等都被唐诗囊括殆尽。
(4)依据材料,概括唐诗的特点。结合所学,从多个角度分析唐诗兴盛的原因。
文物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列图片所示文物按其所处的年代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③①④②
B. ①③②④
C. ①③④②
D. ③①②④
北宋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会子
B.瓦子
C.交子
D.票号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民间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两者共同反映了
A.政治中心的东移 B.商业的繁荣兴旺
C.社会生活的丰富 D.经济重心的南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