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特征:封建生产方式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特征: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辽、西夏、金在建立之初,仿效中原,实行汉制。政治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政治机构:经济上,农业、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进入封建时代或处在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文化上则普遍创立了文字。

材料二 中原汉族政权的军事力量相对衰弱,这使汉族政权在处理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只能依靠“岁币”等方式.

材料三 民族融合呈现新的高潮。这时期的各少数民族,在建立政权之初都主动利用汉族的政治制度,接受中原封建文化,加快了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北宋时期,虽然民族间多年争战,但它却使各族人民在战争中加强了联系,况且战争一结束就加快了民族融合的速度。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南宋偏安江南,则使大批少数民族人民进入中原,更加强了民族融合的步伐。

认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中原汉族政权的军事力量相对衰弱,这使汉族政权在处理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只能依靠“岁币”等方式。“中原汉族政权”最早是指哪一个政权?汉族政权在处理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只能依靠“岁币”等方式。说一说最早的这个“中原汉族政权”给那些政权送了“岁币”?

(2)“这时期的各少数民族,在建立政权之初都主动利用汉族的政治制度,接受中原封建文化,加快了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你知道这时期那些少数民族建立政权?

(3)“北宋时期,虽然民族间多年争战,但它却使各族人民在战争中加强了联系,况且战争一结束就加快了民族融合的速度。”你知道北宋在这个时期最著名的战斗吗?你是怎样认识这个事件的?

(4)“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南宋偏安江南,则使大批少数民族人民进入中原,更加强了民族融合的步伐”。哪一次战斗使得“南宋偏安江南”?“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南宋偏安江南”。宋金达成和议,和议的内容是什么?怎样评价和议?

 

(1)北宋;西夏,辽。 (2)契丹、党项,女真 (3)澶州之战;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4)郾城之战;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960年,赵匡胤在东京建立的政权是北宋,属于汉族建立的政权;依据所学可知,1005年辽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规定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北宋与西夏的和议,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岁币”。因此北宋给西夏和辽“岁币”。 (2) 依据所学可知,916年,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在上京建立辽国;1038年,党项族的元昊在兴庆建立西夏;1115年女真族的完颜阿骨打在会宁建立金。 (3)依据所学可知,公元1004年,即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的澶州之战,是辽宋两国之间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也是辽宋关系从长期对抗走向和平相处的转折点。此战双方参战军队多达数十万,结果以订立“澶渊之盟”而结束;依据所学可知,“澶渊之盟”的签订促使双方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4)依据所学可知,郾城之战是1140年宋金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战役。此役宋朝岳飞所率岳家军以少胜多,予以金军沉重打击,使得“南宋能偏安江南”。1141年,南宋对金称臣,以淮河和大散关为界,向金送交岁币。至此形成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伟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七年级同学以“盛世繁荣的经济”为主题,探究唐宋经济的发展。请你参入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同学们搜集到材料一中唐朝发明和改进的农具图片,请你标明农具的名称。   

(2)“苏湖熟,天下足”是宋代流行的谚语,说明当时南方的江浙一带已经成为主要的粮食产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宋时期南方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3)我国是“瓷之国”,精美瓷器层出不迭,各具特色,制瓷技术不断更新。请写出唐朝制瓷技术创新的瓷器一例和兴起于北宋后发展为瓷都的制瓷业中心。   

(4)材料二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宋代经济发展中的哪些重要表现?并据此概括我国古代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5)通过本次探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古代经济的繁荣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是北周。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当时在南方的割据政权是陈朝。陈后主不问政事,沉迷享乐。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1)杨坚建立隋朝的时间是那年?哪年统一全国? 你对隋朝的统一怎样评价?

材料二 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这种制度叫什么?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如何评价这种制度?

材料三 隋文帝厉行节俭,曾教训太子说:自古帝王没有好奢侈而能长久的。然而,隋朝的第二个皇帝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他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3)列举隋炀帝促使社会矛盾激化的几件事情(两例即可)

(4)从隋朝两个皇帝的作为进行比较,你有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2019年是西藏百万翻身农奴得解放60周年,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成为正式的行政区是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查看答案

元朝时,迁入中国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同畏兀儿、蒙、汉等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从而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这个新的民族是(  )

A. 朝鲜族 B. 回族 C. 维吾尔族 D. 傣族

 

查看答案

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在自己的游记中这样描写当时的中国皇宫:“大殿和房间都装饰着雕刻着镀金的龙……”材料中的“中国皇宫”是指

A.唐朝的长安城

B.北宋的东京

C.元朝的大都

D.明朝的北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